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教育与普及 | 1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5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130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何永福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11):52-55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有着丰富而独到的文学思想。就丰富性而言,他有着汉代一般文论家不具有的理论的体系性;就独到性而言,他的文论思想,不仅在汉代文论中是一种深刻而卓越的见识,即使对后代中国文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如“诗骚”传统的建立、文学创作论等,都有不可限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2.
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技术一直是最实用的工具。当代中国人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想象,对未来美好的描述中唯独缺失了对心灵的关照。在物联网概念得到大力推广的今天,有必要反思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实,在技术进步的今天,真正的幸福感更多来自于对心灵的关照。 相似文献
43.
44.
邓新影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132-134
文章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设计元素,列举了设计元素在具象上的直接引用和抽象上的意境升华。对书法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进行探讨,同时对应论述设计中的设计规律。关注书法艺术所涵盖的“中国精神”,将中国书法艺术所携带和体现的“中国精神”融入当代设计语言中,探讨其与设计的关系,这也是对中国艺术设计文化做出更新层次的认知。 相似文献
45.
计莹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12-14
传统上行政法属于公法,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一系列的行为规则,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以及福利国家,给付行政理念的兴起,传统的行政法受到冲击,私法的精神,私法的方式日益向行政法渗透,私法的渗透对现代行政法的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人,强调国人得到的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世人求真、从善、爱美,使大学生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并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精神的构建无疑彰显出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7.
贾本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202-203
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民营企业中注重道德教化,培植敬业乐群、合理奉献和人生理想等人文精神,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更加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48.
秦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65-66
简要分析了图书馆员自身的和谐以及图书馆员之间工作关系和谐的内涵,针对图书馆员工作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了图书馆员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对追求财富的认真态度、对劳动的颂扬、对理性的赞美、对情感的漠视体现了资产阶级创业所需要的资本主义精神,而这又吻合了基督教新教伦理,该伦理下的"天职观"和"禁欲主义"视劳动为寻求上帝恩典的途径,视财富的多少为能否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崇尚理性,贬斥情感。鲁滨逊追求财富的漂流过程也是其宗教世俗化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50.
一个民族的作家在文学的领域里如何描述和评价战争,展示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与精神气质。在世界文学交流融汇的背景下,解读中国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有助于发现各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将傣族英雄史诗《厘俸》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中国主流文学中较多描写了战争的《春秋》、《左传》等作品相比较,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崇尚力量、赞美勇敢,但却否定掠夺、向往和平生活的独特文化心理。它的尚武精神是战争频繁的历史时代与农业文化环境相交融而孕育出来没有血腥味的尚武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