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从分析螺旋流流态入手,考虑泥沙的运动状态相似,讨论了螺旋流中均匀泥沙在有效重力和绕流阻力作用下成为悬移质的相似律,以及泥沙的起动相似和悬移相似的同一性问题;分析了螺旋流输沙过程中沿程阻力损失。它为螺旋流输沙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水电站引水渠上涡管排沙式沉沙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沉沙池具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可应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试验表明,该沉沙池对悬移质中粗粒径部分排除率较高,对细粒径部分排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33.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态重金属的含量高得多,这种现象洪季比枯季尤为显著;最大浑浊带内,南槽最大浑浊带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显著增加,与长江口其它河段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4.
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了解不同直径、长度和材质的圆护管对电力电缆散热的影响,重点是了解圆护管与电缆间空气夹层中的散热情况,对电缆在圆护管内的散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给出了通常使用的圆护管直径范围内的传热经验公式,护管内径与电缆直径的最佳尺寸比、护管材质影响,电缆导体温升与护管长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阐述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的传感器配置及关键传感器工作原理、智能控制体系结构、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结构等,分析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特点  相似文献   
36.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复合弹性体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油型聚氯乙烯绝缘料、护套料为基料,以丁腈橡胶-26为改性料,分别将改性料以不同的混合比例混入基料中,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压制出经过改性的电缆料试样,并对其进行电气绝缘性能与机械物理性能测试.经过正交对比试验,提出了适用于弹性体电缆料的合理配方及工艺,并对该弹性体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7.
摩擦型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激振后测自由振动衰减,得到了拉索一摩擦型阻尼器系统的对数衰减率.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摩擦型阻尼器后拉索阻尼有了很大的提高;试验测得的对数衰减率值与拉索的最大振幅及模态均相关;实测所得到的对数衰减率一振幅及模态关系和Main提出的理论计算结果,在拉索所能获得的对数衰减率最大值及对数衰减率值随振幅及模态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然而在振幅的幅值对应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非线性较强的摩擦型阻尼器,Main提出的理论仍需进行修正方能在阻尼器优化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38.
针对锚索预应力作用于岩体内形成的应力场状况,利用弹性力学中的Boussinesg解和R.D.Mindlin解,研究处于锚头的岩石是否会由于挤压而产生破坏,锚根附近的岩石是否会由于张拉而发生破坏。通过研究,得出了锚索预应力作用于岩体内各受力部位形成的应力特点;以及为避免群锚效应,锚索应保持的合理间距。将此研究应用于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的加固工程中,取得了理想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39.
王飞  黄国樑  邓德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6):1055-1058,1063
为分析拖缆和海底的相互作用,研究了水下拖缆和海底有接触时的运动响应.首先,基于集中质量法给出了三维非均匀拖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其次,将海底视为三维不规则连续的刚性曲面,其中海底对拖揽的作用力包括法向反作用力和切向摩擦阻力两部分,并计入了带速着底时的冲击响应,藉此考虑了它们对拖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由仿真计算给出拖揽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响应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阻力和冲击对拖揽动力学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0.
点支式玻璃建筑单层索网体系的动力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点支式玻璃建筑单层索网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柔性支承结构体系,其受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施加的预应力。该文对新保利大厦二期幕墙工程的单层索网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提取了索网在分级预应力下的前三阶频率,并与加玻璃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结构的低阶频率与预应力的关系基本为近似线性关系,而高阶的非线性程度更明显,玻璃对结构的刚度有较大提高,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