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氨水调节体系pH值,采用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考察了聚乙二醇、曲拉通X-100、吐温-80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硅微球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不同,加入量不同,可制备出粒径范围在80~600nm左右的光滑的二氧化硅微球。  相似文献   
152.
水基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集中在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双重性质的磁流体的制备上.磁流体中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大约10nm左右.为防止粒子团聚必须将粒子进行很好的分离,这种分离由向液体中滴加表面活性剂来完成.所以表面活性剂对形成稳定的磁流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我们找到了有效形成水基磁流体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并且用双层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包裹.纳米粒子的大小通过XRD及TEM分别进行了表征.本文获得了粒子分散良好的稳定的水基磁流体.主要对磁流体的粘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流体的粘度很小并随外磁场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3.
通过电导率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Ⅱ-12-s)酯基G em in 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在298~318 K,临界胶团浓度(CM C)和平衡表面张力(γ)分别为2.51×10-6~4.24×10-6m o l/L和32.9~34.2 mN/m,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自由能分别为-68.78~-77.20kJ/m o l和-40.91~-49.80 kJ/m o l,Ⅱ-12-s在溶液、表面吸附及形成胶团过程中均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脂肪胺(C  相似文献   
155.
选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对涤纶、丙纶非织造布进行了处理,发现表面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的吸附主要是在纤维交叉处,且以垂直纤维表面定向排列的形式吸附.从毛细管上升法求得的阳、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等温线各不相同.1227的吸附等温线出现最大值;LAS和OII-10的吸附等温线分别近似于Brunauer的第五种和第四种类型吸附等温线.吸附需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对于同种吸附质和吸附剂,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是恒定的,与起始浓度无关.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处理的非织造布表面比电阻比吸附前显著降低,这也证明了表面活性剂确实在其表面发生了吸附并改变了它的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156.
该文以一种自制的含席夫碱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为配体与Cu2 离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产率为87.6%;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β,在25℃0.01 mol.L-1硼砂为缓冲溶液时β为1.91×108;用浓度稀释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抗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络合铜离子的能力,并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该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157.
石蜡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作为乳化剂,对上海炼油厂生产的58号石蜡进行乳化研究,制备石蜡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含量影响微乳液的制备,分散相的粒径分布对石蜡微乳液的外观特征和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8.
通过测量开路电压、电导率等参数,测定了m-S-m.2Br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温度响应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比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的胶团生成能力,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20~55℃),CMC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根据质量作用模型计算所得的热力学数据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过程服从熵驱动机理,并出现了焓/熵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159.
针对疏水性挥发有机物(Volatile Organtic Compounds, VOCs)在生物处理过程中传质性能差的问题,剖析了疏水性VOCs在生物滴滤器(Biotrickling Filters, BTFs)中的传质理论和净化机制,综述了甲苯、苯乙烯等疏水性VOCs在不同BTFs中的传质特性;同时,指出添加表面活性剂、升级BTFs结构和工艺、优化影响传质的工艺参数等最新研究进展,将成为解决VOCs,特别是疏水性VOCs传质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解决VOCs的传质问题,可以提高BTFs的工作性能,从而促进BTFs传质理论及核心技术的发展,推动该技术向应用型转化,解决多门类疏水性VOCs的无害化处置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