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7篇 |
综合类 | 3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头面部及上肢患者组,采用行星状神经节阻滞;B组为胸腹部患者组,采用硬膜外隙注药;C组病变部位与B组相同,采用皮肤科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硬膜外给药,A,B组止痛优良率分别为90%和93.3%;C组优良率仅为40%。A,B组平均病程为12.4d和11.8d,C组平均病程为17.2d。A,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硬膜外隙注药比皮肤科综合治疗止痛效果好,且具有使患者缩短病程、康复快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2.
在人为升高猫IOP(眼内压)条件下,记录了视网膜节细胞反应及ONR(视神经反应),并与同时记录的ERG (视网膜电图)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视网膜节细胞的耐压性也不同,ONR 与ERG 几乎平行消失。在两只猫上同时记录了VECP(视皮层诱发电位)与ERG,发现ERG 先于VECP 完全消失,这与家兔的类似实验比较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3.
研究开发一种以电力线载波通讯为基础的新型火灾报警网络系统,对网络系统结构、网络协议、逻辑组件和传输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主要干扰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以及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4.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脏神经再生的干预作用。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②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后再予以LAD结扎组(FNS MI组);③毁损小脑顶核后电刺激该部位,再行LAD结扎组(FNL FNS MI组)。各组又分MI后1,7,21d3个时间点。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心脏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酪氨酸羟化酶(TH)。检测各时间点梗死区与非梗死区TH、CHAT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密度,MI组与Sham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FNS MI组较MI组显著增多(P<0.05);FNL FNS MI组与M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电刺激小脑顶核可增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组织TH、CHAT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促进MI后心脏神经纤维再生。 相似文献
55.
郑新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考虑油田注水开发期采液量是注水参数和地层参数等的连续函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探讨油田注水开发期见水后的各个单井产状描述和产液量预测的新方法.采用某油田某区块内5口采油井配置10口注水井,在12个月的注采数据来训练所建立的注采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很好地用来定量描述油田注水期采出液量与注入液量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可用于油田水驱产状的描述.滚动预测的结果表明,预测的累计采油量随月份的增长变化和实测的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6.
采用不同规格的涤纶复丝,利用编织解脱法制得的高卷曲度纤维制备10种颅神经减压垫片.通过减压性能测试,客观评价减压垫片,再结合临床医生的主观评价,研究各种样品的物理性能,并建立减压垫片的纺织专业表征与生物医用要求之间关系,形成综合客观评价指标M值.结果表明:8#样品的物理性能最好,其M值与主观评价结果相符,因此,可采用M值来综合评价减压垫片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57.
综述了鱼类视网膜-顶盖系统的研究概况,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顶盖的组织结构特点;同时介绍了损伤视神经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变化及其跨神经元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视神经再生与神经传入活性、相邻神经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及靶区选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59.
Rho激酶抑制剂诱导PC12和PC12Adh细胞突起生长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12细胞是研究神经分化最常用的细胞之一.在rho激酶(ROCK)抑制剂的作用下,PC12细胞能够长出神经样突起.最近,美国菌种保存中心(ATCC)同时提供PC12细胞和PC12 Adh细胞.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ROCK抑制剂诱导这2种细胞长突起是否存在差异.PC12细胞和PC12Adh细胞按照ATCC方法进行培养,用神经生长因子(NGF,1000ng/mL)或ROCK抑制剂(33μmol/L Y27632,33μmol/L法舒地尔)处理细胞1~4d.结果发现NGF能够诱导这2种细胞生长突起,而ROCK抑制剂只诱导PC12Adh细胞长突起,对PC12细胞不明显.因此,ROCK抑制剂诱导这2种细胞突起生长存在明显差异,PC12Adh细胞更适合用于ROCK抑制剂的神经诱导分化实验. 相似文献
60.
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外周痛觉信息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完整Wistar大鼠模型,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了在坐骨神经处分别加入10%,25%,50%,75%和95%的野木瓜注射液前后,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野木瓜注射液在坐骨神经处加药时能降低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的诱发放电频率和幅度(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这与野木瓜注射液对离体背根神经节细胞产生的效应是一致的.野木瓜注射液可以在外周水平上阻滞痛觉信息的传导,这可能是其产生镇痛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