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临终的眼"无限的话--川端康成自杀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自杀身亡,引发了许多猜测.指出其自杀具有作家个人、社会历史及文化诸多方面的原因;指出他独特的人生观、生死观、死亡美学观念是造成其自杀的重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艾薇菊·丹提卡在《息·望·忆》中成功塑造了两个海地黑人女性形象,母亲马汀及女儿索菲。马汀遭人强暴,远走他乡,但仍然无法逾越父权文化管制下的道德樊篱,最终精神分裂。索菲游离于现实与梦境的边缘,母亲的经历和“验身”行为使她趋于崩溃。马汀和索菲在异己的世界里生存,无法取得社会认同,难以倾诉,强烈的荒诞感使她们窒息。面对荒诞,马汀选择逃避,在绝望中自杀。索菲则立足现实,直面荒诞,在反抗中寻求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骨》讲述了旧金山一个普通华裔家庭梁家的故事。《骨》一书以梁家二女儿安娜的自杀为中心事件,运用点辐射的文本结构,由此而产生的骨架意象与书中“骨”的寓意相对应,从而有力地再现了美国华裔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作为一个国学大师,其文化天杰的生命精神特质崇高而伟岸,从"知与情的悖反"、"深刻的忧郁"、"修‘天爵’的求索者"、"真"与"真理"的精神"掐架"和"先行到死,向死而生"四个方面进行深度探示,从而揭橥王国维在天才与自杀之间"死"之本真文化心质。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记载了大量的人物自杀现象。由于自杀行为的特殊性,故其悲剧意味更为浓重。本文通过对《史记》所记自杀现象的文化心理分析,揭示其悲剧意蕴。主要分为几种类型:1.以自杀捍卫个人尊严的悲剧;2.以自杀的方式殉道的悲剧;3.遭受逼迫而被迫自杀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自杀的心理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差异。既往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群体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高校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病的事例也时有报道。本文主要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就研究生的自杀心理,提出了对策思路,为研究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高校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秦汉以前的自杀观念与现代社会不同。从《史记》等文献中记载的自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更多地将自杀视为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行为,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反常的病理现象。了解古人的自杀观念,可以更好地使我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并且有助于我们反观自己时代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大学生自杀实例,分析自杀的心理及产生变态心理的因素,提出了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能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