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1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介绍了取代环戊二烯和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进展,包括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体系中流动相离子强度对杂多酸阴离子、无机酸阴离子、有机磷酸及配阴离子保留行为的影响。从离子相互作用机理出发,以热力学平衡为基础,导出了流动相离子强度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两个规律式:k'-1=AI2+BI+C,k'-1=AI+C。在理论上阐述了两者的应用范围,并用实验及文献数据给予验证。结果表明两规律式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溶质保留值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3.
合成了苯亚胺基-噻唑烷衍生物共8个化合物,其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的确证。测试了其昆虫飞行抑制活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吡咯-N-亚甲基联1,3,4-噻二唑和相关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25.
以蝌蚪为模型生物,测定了部分取代芳烃类化合物在静态实验系统中的24h急性毒性效应.应用Matlab程序计算了化合物的价分子连接性指数和电拓扑指数,建立了化合物的生物毒性(-1gLC50)与^0x^v,E1,E17的最佳相关模型:-1gLC50=0.109+0.640^0x^v-0.609E1—0.099E17(R=0.942,F=41.777,x=0.3441).该模型经Jackknife检验,具有可靠性与稳健性.为定量评估和预测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由硬磁相Pr2(Fe,Co)14B和软磁相α-(Fe,Co), Pr2(Fe,Co)17组成的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用X射线衍射、室温磁性能测量和热磁分析等,研究了Pr7.5Dy1Fe-xCo-xNb1B4.5(10,15)合金快淬带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退火后的组织和磁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快淬带在700℃退火6 h后,永磁性能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说明同时添加Co和Nb,有可能提高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7.
定义表征原子生物活性的特征值Ai,由Ai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 nH=∑(Ai*Aj*Ak…),其中0阶指数 0H=∑(Ai),1阶指数 1H=∑(Ai*Aj).0H、1H与取代苯甲醇对黑曲霉素的生物活性及氯代苯对鲤鱼、呆鲦鱼和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本文所需参数易得,计算方法简单,预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8.
在实验条件下,紫外光不能降解20mg/L碱性品红.H2O2能够显著加速碱性品红光化学降解,I^-/NO3^-能够稍微加速碱性品红光化学降解,Cl^-/Br^-/SO4^2-对碱性品红光化学降解没有影响.Cl^-/NO3^-/SO4^2-对H2O2加速碱性品红光化学降解的作用没有影响,Br^-能够稍微抑制H2O2的加速作用,I^-能够明显增强H2O2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叙述了用电化学方法分析非金属元素和无机阴离子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内容包括概述、阴极溶出伏安法和催化极谱波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0.
在苯甲酰丙酮存在下,采用两相法简便合成了三种取代水杨酸二茂钛配合物.经过表征发现,合成的配合物中均不含苯甲酰丙酮配体,而是形成以取代水杨酸为双齿配体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利用电子吸收光谱对此两相反应的水相和有机相分别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苯甲酰丙酮首先与二氯二茂钛形成水溶性的配合物,然后该水溶性配合物再与有机相中的取代水杨酸作用形成目标配合物,苯甲酰丙酮在整个反应中充当了过渡性配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