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545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从土力学角度,对振动冲击复合作用下土体内部的任一点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土体的破坏准则进行相应判断;对振动冲击复合作用下土体的最大影响深度进行理论计算,与静力、振动和冲击进行对比;在理论上对振动冲击复合压实机理进行研究,为振动冲击复合压实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数值方法求解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而求得组织场,并分析了各控冷工艺参数对20MnSi钢筋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淬透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场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可以通过调整控冷工艺参数控制淬透层深度,为得到高强钢筋需要增大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钢筋端面单元剖分的粗细会影响计算结果,使淬透层深度与控冷工艺参数之间呈阶跃式变化.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微穿孔膜墙面吸声结构和空间吸声体的声学特性,在混响室中对8组墙面吸声体与7组空间吸声体的宽频带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以探讨吸声体的构造与其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测量数据表明,微穿孔膜墙面吸声构造和空间吸声体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该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声学工程,也可以用来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根据笔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5.
106.
提出了一种采用微带六端口进行早期诊断皮下肿瘤的新方法 ,并研制了原理性的微带六端口皮下肿瘤早期诊断仪 .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应用极限分析的上限方法,对库仑材料立井井筒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于内摩擦角φ=20°的情况,通过进行非线性优化,给出了井筒极限深度的上限解答,并对不同材料参数时的机动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本文解决了在优化中考虑稳定约束、开挖量、开挖深度、拉应力区等问题,并根据本文的数学模型编制了FORTRAN77程序在长城0520A型微机(与IBM—PC兼容)上实现,经过实际工程优化设计的考验,证明了本文程序的实用价值,为拱坝优化设计的全面推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9.
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由此所能引发的各种灾害,结合实际提出了调整开采层位、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化害为利人工解决新水源;转变观念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寻找可靠的替代水源的防沉、控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0.
Summary Fluorometric recordings of NADH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were made on rabbit papillary muscles. The specimens were placed between the UV light source and a small window of the detection stage. As the muscle was moved over the window in a transverse direction,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could be taken of transmitted UV light and fluorescent light for various thicknesses of tissue. It is concluded that a muscle thinckness of 0.65 mm, is optimal before absorption of the incident light decreases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