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分析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性质、特点与要求,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现状,结合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手段,优化成绩考核机制。提出了一套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力图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课程,达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22.
软土地基固结变形时间长、强度低。在其上修筑的路基常产生较大的沉降,且常因地基的强度不足导致各种工程病害。介绍了软土路基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并结合大广高速公路京衡段LM11标段内的监测结果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该研究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设计及其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3.
拓宽路基荷载下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拓宽路基荷载下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征及采用管桩处治技术缓解地基差异变形效果,开发土工构造物变形测试系统,升级传感器电测手段,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并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新老路基表层和管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管桩处理能够快速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而有效缓解拓宽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新老路基的沉降量对路堤高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路堤填方高度变化会带来较大的地基沉降量的变化;路堤填方高度越小,管桩对于减少新老路堤变形的作用就越明显;在拓宽路基荷载的作用下,管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值位于拓宽荷载的形心垂线处。  相似文献   
224.
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的路基含水率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路基内含水率分布规律,确定地下水位、降雨和蒸发作用对路基材料含水率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稳态及瞬态的渗流计算,模拟粉质粘土、砂质粘土、亚粘土和亚砂土4种路基及边坡材料含水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埋设频域反射仪得到路基含水率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种路基的含水率均随地下水位的升高呈指数形式上升,持续的降雨和蒸发作用对路基边坡影响深度范围为0.2~0.6m;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的有限元模型对路基含水率的预估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25.
为研究氯盐渍土的溶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青海地区铁路沿线砂性氯盐渍土为依托,以初始含水率、氯盐含量、压实度及起始溶陷压力为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室内正交试验。探究了以上四个影响因素对溶陷的影响程度;并通过三维曲面散点图对其进行拟合,定量分析了这四种影响因素对氯盐渍土的影响关系;论证了青海地区锡铁山到北霍布迅地区铁路沿线地表土在铁路路基中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含盐量对溶陷影响最大,初始含水率次之,起始浸水压力和压实度影响最小;得到了地表土溶陷系数随初始含水率、含盐量、压实度、浸水荷载和溶陷系数的Rational Talor关系式。当列车时速不超过250 km·h~(-1)时,地表土可用作铁路路基填料;当车速超过300 km·h~(-1)时,不可用作高速铁路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226.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长期冻融循环耐久性,将宏观试验与结构内部微元体的损伤发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Morgan-Mers-Flodin(MMF)模型的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冻融耐久性劣化模型,室内长期冻融循环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作为评估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冻融耐久性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可表征水泥稳定碎石的冻融耐久性劣化规律;其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率为控制指标,建立的冻融耐久性预测模型与室内试验保持一致;最后,水泥含量由3%增加至5%时,材料内部抗冻融损伤能力明显提高,建议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水泥掺量为5%.研究结果以期为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强度标准的制定,以及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7.
利用有限元动态分析方法,采用一种能够描述粉土累积变形发展过程的循环本构模型,对安徽淮北地区粉土路基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粉土路基在长期循环加载过程中会产生显著的累积沉降变形.车辆荷载传递至路面以下的附加应力,在经过路面层以后发生较大程度的衰减,然后通过1.5m厚的路基层,附加应力会进一步衰减至最大附加应力的10%左右.因此,1.5m厚的路基层可以考虑作为粉土路基承受车辆荷载的主要工作区.  相似文献   
228.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采用干振碎石桩置换处理软土有明显提高承载力、增加抗剪强度、加快软土排水固结和减少软基沉降的效果。阐述干振碎石桩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施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29.
基于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的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软土地基团结沉降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预测以及各种方法在推算沉降过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30.
快速测量路基压实度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路基压实度是衡量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的快速、准确测量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运用瞬态冲击响应的功率谱值作为测量压实度的指标,提出一种快速测量路基压实度的方法并将其理论运用于便携式路基压实度测量仪器的设计中,同时给出该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结构和关键技术,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部分的主要组成模块和技术流程以及硬件部分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对设计的仪器进行检验,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