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88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了广义Lipschitz强增生映象的扰动Mann及Ishikawa迭代过程的收敛性,统一推广了近期的许多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02.
通过一种改进的DEA模型——SE-DEA模型可以对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比较和排序,但在可变规模收益(VRS)条件下,这种模型可能不存在可行解,定义了超有效和强超有效决策单元,对基于VRS的SE-DEA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评价某决策单元的SE-DEA(VRS)模型是不可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决策单元为超有效,给出了用SE-DEA(VRS)模型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与排序的方法步骤,将决策单元按强超有效、超有效、一般有效和非有效进行排序,最后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评价产业经济相对有效性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综述粗糙性与光滑性、可微性之关系及与粗糙性有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105.
置换空间PxXn的两个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给出弱一致凸在(PxXn)中和强光滑性(Frecher可微)在PxXn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onsists of a Poisson equation f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nd of two non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s for the electron density and hole density.The electric potential equation is discreti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electron and hole density equations are treated by implicit-explicit multistep finite element methods.The optimal L^2-norm error estimate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107.
引入了n-强丁投射模的概念,它是强丁投射模的推广.研究了这种模类的同调性质,并讨论了当m≠n时,m-强丁投射模和m强丁投射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一棵具有n个顶点且有完美匹配M的树T,若有一个优美标号f使得对T的每条边uv∈M都有f(u)+f(v)=n-1,则称树T是强优美的.证明所有直径不大于7且有完美匹配的树都是强优美的,并给出了一种构造大的强优美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分类讨论、归纳探究,在图的点边集合与色集合间构造了一种一一对应关系来研究路和圈的中间图的邻点强可区别全染色,并得到了它们的邻点强可区别全染色数.  相似文献   
110.
大底盘双塔结构在地震时底盘与上部塔楼连接处的薄弱层易遭到破坏。为解决竖向刚度不均匀造成的地震破坏,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在大底盘与上部塔楼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小传入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层间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模型,对其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幅值,层间位移,底部剪力都相应地减小;隔震结构的变形主要由隔震层承担,隔震结构加速度和层间位移在隔震层处达到最大值,层间剪力在隔震层处大幅度减小,起到了相应的隔震效果,为工程实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