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74篇
系统科学   136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548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和砂体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大小.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采用砂岩分层系数、分布密度和隔层密度、频率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旋回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变化,认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和下降的晚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储层非均质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时期储层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42.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集岩大部分为细粒长石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在10%~15%之间,渗透率在(0.1~1.0)×10-3μm2之间,以低孔、低渗、较强的非均质性为特点.长6沉积于三角洲前缘环境,水下分流河道中发育储集砂体.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和沉积环境有利于大面积、较厚的砂体形成.方解石、浊沸石和绿泥石等自生矿物沉淀压实作用,大大降低了原始沉积物孔隙度,长石、中基性火山岩岩屑及浊沸石溶蚀作用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粒内溶蚀孔和胶结物溶蚀孔.  相似文献   
43.
柴窝堡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型盆地评价是近年来石油地质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储层预测、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改造型盆地柴窝堡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该区主要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是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层位;主要储集层亦为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物性较差,总体为较好含气储层,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存在构造、地层、岩性、复合4大类油气藏类型和自源—侧向排烃、它源—垂向排烃两类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4.
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伤害后,储层岩石的渗透率不能立即恢复,最终渗透率恢复率在68.6%~100.0%,岩石渗透率越高,渗透率恢复值越大;当岩石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模型预测表明,当地层压力降低5MPa时,该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在8.6%~35.7%,渗透率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45.
凝析气藏气液相变三区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凝析气藏因气液相变引起凝析油聚集的新模型,以便在分析评价凝析气井产能时能正确反映凝析油聚集规律及对渗流的影响.目前,对凝析油气的流动、堵塞问题的研究是将反凝析现象引起的凝析油气流动分为3个区,但是没有给出三区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对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的三区变化规律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得到衰竭开发过程的三区扩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新模型能够正确预测三区扩展规律,利用三区扩展和缩小的规律,对正确评价凝析气井的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基于VPN技术的云南强震观测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基于VPN技术提出了2套适用于强震远程观测的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方案1把VPN技术性工作交给了网络运营商,方案2把VPN技术性工作留给了用户.但方案2在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优于方案1.  相似文献   
47.
低速非达西渗流储层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具有启动压力影响的不稳定产能评价方法,实现了将地层参数代入相关方程计算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不稳定IPR曲线,对于工业油层预测了生产时间为180天时油井的极限产量(流压为0.101MPa时的产量),对这类井的开发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C是一致凸B anach空间X中有界凸闭子集,X的范数一致G-可微,证明了渐近非扩张型半群的公共不动点集F(S)是C的sunny、非扩张压缩;给出了逼近序列{xt}的强收敛性,其中xt=atx (1-at)T(μ)xt.  相似文献   
49.
设{Xn,n≥1}为同分布ρ-混合序列,EX1=0,{an,n≥1}为正实数序列,An=n∑k=1 ak↑∞(n→∞),考虑Jamison型加权和Tn=1/An∑k=1 akXk,在类似Jamison等(1965)的条件下,证明了Tn的强收敛性,即Tn→0,a.s.(n→∞),把已有的结论推广到了ρ-混合序列的情形.  相似文献   
50.
用常规方法确定岩性油藏含油边界需要一定的井孔资料,导致勘探成本较高,为此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先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提取地震特性参数,与已知井的试油结果一起组成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集,经训练并绘制测线剖面或平面图,最终确定出含油边界。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进行了含油边界的确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在剖面图上确定油藏的含油边界,这样确定的含油边界能够满足储量计算的要求,且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