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4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12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10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申奎东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2):95-96,99
对用电压线圈法和电流线圈法计算电磁线圈参数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建议电磁感应器的电磁线圈应尽量采用电流线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锈钢冷连轧生产工艺的特点,在引入转印率和遗传因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推导出带钢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首先通过SUS430不锈钢冷轧润滑实验进行表面粗糙度研究,定量分析压下率、来料厚度、带钢变形抗力和乳化液工艺参数等对转印率和遗传因子的影响,给出了轧辊粗糙度衰减函数方程,并对末机架入口带钢表面粗糙度进行近似求解,最终建立了不锈钢冷连轧成品板面粗糙度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冷连轧生产实践中.统计结果表明,粗糙度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634%,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气动系统控制进行设计的钢管端口成型机,能在一次装夹中将胀形和卷边两个动作连续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对油膜厚度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评价不同轧制工况下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与特性参数,计算得出的不同轧速与轧制压力下膜厚预报值及板厚控制曲线,与实际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用钢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平辊同步和异步薄件轧制进行了计算,求出力能参数、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之后,又对异步轧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振铭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55-63
本文采用自然坐标系统,根据Novozhilov园锥壳应度──位移关系式,导得简支弯曲条元的 应变矩阵,单元刚度矩阵及其相容荷载.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实例分析表明:弯曲箱梁在加大半径 情况下,采用本文曲条法与低阶直条法以及高阶直条法的分析吻合良好;当半径缩小,曲条法所 得曲箱内缘应力比同跨度直箱的内缘应力增大,而外缘应力则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9.
By using optical microstructure(OM), X-ray diffractometer analys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ing, the abnormal damage of pipe coil in remaining heat boil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damage is the result of the melting of tube base metal at high temperature caused by the ignition inside the tube.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预制板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梁的抗剪性能,开展了3根足尺RC梁的试验研究,包含1根对比梁和2根UHPC预制板加固梁,关注UHPC板及其内嵌CFRP板条对R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均发生受剪破坏,但加固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均明显提高,其中,因内嵌CFRP板条提高了UHPC板的抗裂性能,极限荷载及对应位移分别提高了30.8%和28.5%;螺杆力学锚固发挥了侧向约束作用和销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UHPC板的贡献。同时,通过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试验梁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高,表明模型所选的本构关系及相关参数合理,可用于预测UHPC板加固RC梁的全过程受力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