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2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系统科学   85篇
丛书文集   150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10729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通过梳理湿陷性黄土成因及各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结合黄韩侯铁路房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工程实例,以技术经济分析方式得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地基处理的一般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的修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2.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卫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国内外沼气利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我国沼气利用技术的不足。针对沼气池建设问题,探讨了新型复合材料在沼气池研发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SMC新型复合材料沼气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注水诱发应力场变化定量评价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注水过程中超孔隙压力与应力场演化规律,揭示注水诱发地层活动的力学机制。计算结果表明:注水形成的超孔隙压力控制局部应力场分布,一方面导致垂向、水平有效应力减小,Mohr应力圆左移,地层活动趋势增加;另一方面削弱注水层段水平地应力的作用效果,导致主应力差值减小、Mohr应力圆直径缩小,易于地层稳定。注水诱发地层活动与岩层渗透性能、吸水软化与构造应力环境等组合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4.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仅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稳定存在,为了保持水合物稳定,在钻井过程中宜采用低温钻井液,而在低温条件下钻井液能否对井底岩石表层起到软化作用,对于提高机械钻速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钻井液对井底岩石表层软化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建立低温钻井液软化井底岩石表层定量评价方法,以清水为对比浆液,通过试验将6种水合物地层模拟钻井液(分别含有质量分数为0.1%的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盐处理剂)在低温条件下对薄片砂岩试样的软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两种有机盐处理剂,含表面活性剂的4种模拟钻井液在低温条件下对岩样软化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岩石破碎效率和机械钻速;4种含表面活性剂钻井液中,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钻井液对岩样的软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5.
采用直接化学复合镀法在铸铝102合金表面制备Ni-P-SiC复合镀层,利用XRD、扫描电镜等对镀态复合镀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对镀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力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平整均匀;复合镀层中SiC微粒分布均匀且复合量较高,镀层厚度均匀、致密;复合镀层相结构更类似于非晶态;镀层镀态显微硬度可达823.8HV;镀层与基体结合较好,且复合镀层极大地改善了基体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56.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纪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找到油藏富集的有利区域,指导生产开发,对控制油藏分布和形成起关键性因素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受郯庐断裂体系影响,构造复杂,沉积物源来自凹陷四周,沉积类型多。在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类型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综合研究的手段对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沙三、沙四段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十分发育,在凹陷中部厚度较大,向凹陷四周暗色泥岩厚度逐渐变小;沙四上亚段有机质的丰度、成熟度都比沙三下亚段好,评级在好—优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干酪根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含少量Ⅱ_2、Ⅲ型干酪根;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957.
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了镁合金基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生物复合材料.利用动物体内埋植实验和SBF浸泡实验分别对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植入组,植入一定的时间后,取植入物周围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和组织分析;将复合材料恒温浸泡于SBF溶液四周后取出,通过检测复合材料表面生长磷灰石的能力作为评价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是植入物周围出现组织增生,有结缔组织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未见明显的组织炎症反应,无多核的巨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的浸润;复合材料浸泡于SBF溶液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类骨磷灰石.表明镁合金基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不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能诱导磷灰石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58.
为了解决装配式钢框架中节点区域构造复杂和传力机制不明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楼板作用的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设计并制作了2组端板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荷载试验,建立了节点试件的数值模型,分析组合楼板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半刚性性能、受力特征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端板连接节点主要破坏模式为端板的弯曲变形,组合楼板的加入会使滞回曲线产生一定的捏拢现象,同时会产生组合楼板开裂破坏现象;增加组合楼板后,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分别增加了约22%,13%,22%;组合楼板和钢梁上翼缘共同作用时,荷载通过组合楼板传递至柱腹板;与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节点相比,采用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13%和9%。组合楼板能有效提高端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扩大节点核心区的传力范围,增强梁柱传力机制,可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节点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9.
为了预测深基坑工程施工前预降水诱发的地表沉降量,本文考虑到不同含水率状态下土体重度存在差异,应用大井法基坑降水原理,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和一维固结压缩理论,计算降水区域单元土体的固结压缩量;并通过随机介质理论方法预测基坑周围的地表沉降量。以某基坑降水施工为背景,理论计算结果显示:预降水导致基坑南侧5m处地表沉降量达28.56mm;降水影响范围为80m;与现场实测值对比显示:两者误差小于10%,验证了本文研究思路的合理性。本文研究内容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是飞机的主要受力构件,研究其冲击响应及分层损伤非常重要。针对5 mm厚40层铺层的层合板分别进行15 J、30 J、45 J的落锤实验,研究低能量冲击的动力响应。然后进行超声C扫描检测获得各界面的分层损伤情况,以分析分层损伤在面内及厚度方向上的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损伤的形成机理,对分层的分布特性进行解释。据此,可对层合板界面分层损伤进行预测,使其得以在实际工程中评估剩余强度以保证构件安全,同时也将有助于层合板的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