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采用低熔点金属伍德合金,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研究了诸如供电电流、测速点的高度、加不锈钢模与否、测速开始时金属液的温度、测速点处熔池半径等因素对连铸电磁搅拌过程中金属液的搅拌速率的影响。根据所测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供电电流对金属液的搅拌速率影响最大,加模与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2.
通过水模型实验研究了复吹转炉中顶吹、底吹及熔池产生的CO气流对熔池的搅拌作用。按正交实验设计法,由实验得出吹炼中期和后期影响熔池内传质的主要因素及合适的顶吹和底吹气量。在高速脱碳期,顶吹和底吹气流的搅拌作用与CO气流的相比可忽略不计;在脱碳后期,底吹气流对熔池的搅拌起主要作用。在吹炼后期,底吹气量为5Nm~3/h时可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根据水模型实验结果,回归整理出混匀时间和容量传质系数的准数方程。  相似文献   
153.
文章研究了电磁搅拌对高Cr白口铸铁凝固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对高Cr白口铸铁组织改善明显,随励磁电压增大,电磁搅拌作用增强,初晶奥氏体由树枝状枝晶变为球状或不规则的碎块状,得到充分细化;共晶碳化物由大板条变为细小的短杆状、碎块状、菊花状,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54.
对钢管超高强混凝土长柱、偏压柱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及变形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状态下长柱在Le/D=7~15范围内,柱中弯曲平面内侧的纵向应变都超过了钢材的屈服应变,当Le/D≤11,两侧也基本上超出了钢管的屈服应变。Le/D越大,开始产生侧向挠度时的相对荷载越低,挠度迅速增大对应的相对荷载也越低。偏压柱中部钢管的平均纵向应变随e0/rc和Le/D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Le/D下,e0/rc越大,开始产生侧向挠度对应的相对荷载越低;在相同的e0/rc下,Le/D越大,开始产生挠度对应的相对荷载越低,产生一定挠度对应的相对荷载也越低。  相似文献   
155.
简要介绍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在福建三钢炼钢厂5#小方坯连铸机上的应用.理论分析并结合福建三钢的冶炼条件选择结晶器电磁搅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对减轻品种钢的碳偏析以及减少中心疏松和提高产品的低倍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发挥电磁搅拌在冶金生产中的作用,提出有必要在现有的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基础上增加末端电磁搅拌系统.  相似文献   
156.
芯钢管连接的钢管混凝土节点偏压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芯钢管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偏心受压承栽力的计算方法,应用节点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节点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表明节点承载力主要由芯钢管混凝土和芯钢管外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共同承受。根据塑性理论的下限定理,推导出芯钢管混凝土和节点区环形钢筋混凝土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简化。采用叠加原理将芯钢管混凝土和节点区环形混凝土的承载力叠加得到节点偏心受压时极限承载力,给出节点偏于安全的偏压承栽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给出考虑芯钢管混凝土受外围环形钢筋混凝土约束后的承载力提高系数k。以35层商住楼钢管混凝土结构实际工程为算例,介绍了节点偏心受压承载力公式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7.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流体颗粒模型对容积为20 L的KYF浮选机内液-固两相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机内流场呈上下两循环分布,混合、上升区流速高于分离区;在混合及上升区,颗粒运动速度与其粒度呈反比关系,在分离区则呈正比关系;定子、转子表面高压区均位于叶片迎风面,其表面绝对压力与搅拌强度呈正比关系;搅拌强度增加,混合、上升区的矿物颗粒体积分数降低,分离区体积分数增加;混合、上升区固相体积分数与其粒径呈正比关系,分离区呈反比关系;转子转速为600r/min的搅拌强度更有利于提高该浮选机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58.
针对末端电磁搅拌器现场应用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工业用末端电磁搅拌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用CT-3型特斯拉计在线进行了全面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理论分析优化确定了现场应用的末端电磁搅拌器的电磁参数为:电流500 A,频率13 Hz,连续搅拌方式,使搅拌器中心磁感应强度达到119.1 mT,电磁力达到574.2 N/m3,固液界面处钢水最大流速达到0.163 m/s.在77B钢和GCr15-1轴承钢连铸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改善铸坯中心缩松与偏析的良好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159.
为了解决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延性导致的地震作用取值偏大等问题,研究了剪切型多耗能梁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试验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耗能梁腹板受剪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耗能梁段的截面设计成多耗能梁模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个数值模型,分别进行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分析了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随耗能梁个数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耗能梁段塑性变形发展充分,有效保护了其他的非耗能构件;结构的承载力、屈服位移及耗能能力要好于单耗能梁模型;每个多耗能梁模型的初始刚度相差较小(4%以内),均小于单耗能梁模型,但多耗能梁模型能够延缓结构刚度的退化速率。所提模型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0.
为提高弯曲型耗能梁塑性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削弱起点a、削弱深度c及耗能梁加劲肋间距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之间的承载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削弱起点a取值在2hf~3hf之间、削弱深度c取值在2tf~4tf之间及加劲肋间距为0.7bf左右时,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各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带骨式削弱设计及加劲肋间距能够使耗能梁端部翼缘更大区域出现弯曲塑性变形,提升耗能能力,为后续进行弯曲型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