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方图理论的空间布局问题求解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布局设计的任务,是要把一些物体或空间合理地布置在一个空间中,使它们满足一定的尺寸与位置关系约束条件.空间布局设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转换过程:从反映一定主客观要求的语言描述,到空间布局方案的图形描述.语言描述属抽象概念层次范畴,图形则是接近于物理世界的具体表达,连接抽象概念与具体图形的中间层次是形象,如图1所示.因此,空间布局设计涉及概念、形象、图形三个不同抽象层次上的信息处理及其相互转换.怎样用计算机进行空间布局设计这一研究课题始于60年代,至今尚无一满意的求解模式.文献[1]综述了空间布局问题的已有求解模式,指出这些求解模式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没有统一地表达与处理概念、形象、图形这三个不同抽象层次上的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方图理论的空间布局问题的三层次系统组织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基础研究空间布局设计问题的求解模式.其中,方图作为信息变换的枢纽媒介,使概念、形象,图形三个层次有机地溶为一体.1 方图理论方图理论研究布局设计中的信息表达、加工变换原理与机制,包括一系列定义、原则、定理和算法.方图理论认为,布局设计中的各种主、客观要求,最终都可转化为以实现一定的空间关系来满足,空间关系在人脑中表现为形象信息.方图是侧重于表达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92.
介绍以航测数据重建三维地形模型,改进三次样条曲面算法用于格网加密,提出以格网为基础的地表、地物快速显示算法,实现地物造型、树木及地表纹理的三维表示。  相似文献   
93.
Determination of cloud-top height from stereoscopic observ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ew and accurate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loud movement (height and position), the spherical and plan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s of the spacecraft,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the projected-cloud and the true-cloud for determination of cloud-top height and position. Synthetic stereo images that have spatial resolution of 1.25 km from a single satellite are used to test this metho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oud-top structure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stereoscopic measurements of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with vertical accuracy of approximately 500 m. The vertical accuracy can be better with lower orbiters.  相似文献   
94.
DGPS和SPOT-5异轨立体像对在岷江源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西岷江源一带为研究区,利用DGPS方法获取野外校正点和验证点,应用SPOT-5异轨立体像对数据生成分辨率为2.5 m的DEM数据和相应的正射影像。获取野外测量校正点22个,验证点15个,实测剖面1条。使用检查点法和剖面检查法进行数据质量评价,进一步获取岷江断裂带沿线的岷江河谷横剖面形态及河流阶地等详细的构造地貌信息。研究表明,利用DGPS在获取少量野外校正点的基础上,可生成用于活动构造及构造地貌详细研究的高质量DEM和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95.
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和训练,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并且使图像更有利于计算机处理,便于对图像进行分割和边缘检测,从而提高人脸图像人别的准确率,为人脸的提取特征值和识别等操作做好准备.利用PCA人脸识别方法,实现简单且识别准确率高,OpenCV的特点是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很多通用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识别效果更好,识别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6.
针对摄影测量和可见光遥感图像存在的曝光失衡、对比度低等缺陷及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未充分顾及部分区域的色彩特征问题,本文基于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非循环侧抑制模型和高斯分布函数,对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进行改进。利用非循环侧抑制网络模型计算目标点的修正亮度值,由高斯分布函数选择高相关度的采样点,降低算法复杂度。使用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和本文的改进自动色彩均衡算法对三幅存在不同色彩缺陷的图像进行对比实验,经本文算法处理的图像均值更合理且标准差和熵等重要参数均较原算法有所提升,其中标准差提高15%。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好的色彩均衡效果和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7.
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提取鄱阳湖形态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的洪水多发地带.利用遥感影像自动、快速、准确提取鄱阳湖形态参数(水体面积、水位高程值),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Radarsat SAR和Terra Modis遥感影像上提取水体,测量计算了遥感影像上的水域面积.将遥感测量结果与利用鄱阳湖历年的水位高程与面积水文统计数据拟合模型测量结果进行交互验证,误差绝对值小于0.70%,最终建立了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鄱阳湖主体水域水位-面积分布数学模型.为利用遥感影像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手段,对湖泊、水库的泛洪监测、调洪功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决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时易受到云干扰的问题,针对连续水体局部受云层干扰的影像图,采用高精度地形信息与高分一号卫星(GF-1)遥感影像两种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重建水体。分别对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和高精度等高线地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缓冲区多次迭代提取未受云层覆盖的部分水体,通过对两种数据的地理配准、数学统计计算等图像运算确定水体还原水位值,从而还原云层影响下的水面面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云层的影响,7幅受云层干扰影像提取水体还原后的水体面积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与参考值相比,水体面积平均差值为0.0809km2。该方法较准确地还原了云层干扰下的水体面积,可广泛应用于受云层干扰影像的水体提取。  相似文献   
99.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特征。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RNFL厚度。然而在我国的多数中小型医院和体检中心,只有眼底照相机而不具备OCT设备。因此利用眼底照和OCT的多模态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眼底照来预测RNFL厚度的深度残差回归神经网络。该网络通过眼底照中的局部区域信息预测此区域的RNFL厚度,并对视盘外围一周范围内的RNFL厚度给出全面的刻画。在一个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预测的RNFL厚度值与OCT测量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于正常眼平均绝对误差EMA=14.884,Pearson相关系数r=0.885,决定系数R2=0.781;对于青光眼EMA=15.108,r=0.872,R2=0.754)。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基于眼底照预测RNFL厚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为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要求,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生成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image map,DOM),探讨了DOM生成过程中的影像畸变纠正、控制点布控、影像镶嵌以及海量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以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为试验样区,对技术路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以满足1∶2 000比例尺测图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