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4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409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209篇
教育与普及   2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1267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对3个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弯剪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配筋试件的破坏机理、变形特征、截面钢筋的应变情况及其极限承栽能力。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墙端无暗柱的剪力墙发生承载力很低的脆性破坏。在空心剪力墙端部设置暗柱可以明显提高墙的承载力和延性。,文中给出带暗柱空心剪力墙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2.
It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that the Tertiary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n the Gaoligong range in west Yunnan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right-lateral shear, resulting from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Indian relative to Eurasia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aoligong range, however, we have recently found many pieces of evidence of left-lateral shear deformation, featuring a 10 km wide shear zone cutting through all tectonic elements of the range in N-S direction, which possibly occurred in late Tertiary time, and postdated the right-lateral shear. This is a significant discovery for reve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tiary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the Gaoligong rang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the Eurasian continents.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新型中和缓蚀剂SF-121B和BZH-1在常减压蒸馏塔顶H2S-HCl-H2O腐蚀系统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H2S浓度增加,腐蚀速率增加;温度升高,溶液pH值下降,腐蚀增加。中和缓蚀剂SF-121B和BZH-1的缓蚀效果优于目前工业常用的7019。SF-121B与氨水复配在保持较好缓蚀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54.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该新型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淬火及500℃回火处理时,实验钢与D2钢相比所含碳化物较少且颗粒尺寸较小,而且在各种回火温度下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均高于D2钢。例如经500℃回火处理,其硬度与冲击韧性分别为HRC64和45J/cm2·由于排除了其中的粗大又不均匀的碳化物,实验钢组织大为改善,由此而消除了在使用中的崩裂失效现象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5.
中厚板控制冷却数学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中厚板控制冷却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差分模型、空冷和水冷换热系数模型、比热和热传导率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钢板在冷却过程中厚度、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场分布,以及间歇冷却对控制冷却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返红时间、厚度上温度梯度随钢板厚度增加而增加;间歇冷却时钢板内部温度呈均匀下降,表面不断冷却与返红过程·在线应用证明该套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以满足现场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特别是首层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增加,隔震层加速度增加,且随地震烈度,竖向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加,并使隔震层的滑动位移幅值有增大的可能·建议在高烈度震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根据薄壁结构中螺栓连接板件的支撑特点,基于Mindlin板横向剪切理论,考虑单面约束的接触作用,提出了螺接中厚板连接件承载能力的分析方法·对于两边支撑的线性硬化材料螺接板的弯曲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以螺接区外缘应力进入塑性作为判据,给出了计算承载能力的方法,并通过试验(钛合金试件)得到了破坏载荷的实验值,验证了文中建议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智能软物质,圆盘式电流变传动机构是电流变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电流变传动机构的动态模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功率谱密度,来确定实际系统的动态参数,测试和控制过程采用NI虚拟仪器构建的系统自动进行,这是一个通用的动力学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9.
虚拟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虚拟产品开发内涵的基础上,定义了与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支持虚拟产品开发的全息建模方法.将产品定义数据、环境定义数据及两者之间的作用规律建立在统一的仿真模型结构之上,能够有效地支持虚拟产品开发.通过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动力特性仿真模型初步验证了上述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0.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并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的包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初期,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铜层厚度和包覆比增加,当热流达到平衡时,包覆比达到最大,最大可达77%,之后包覆比逐渐减小.钢芯线预热温度和铜液温度的升高使包覆比下降,重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