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247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796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简述了绿色环保建筑的基本概念及钢结构住宅的绿色环保性能,介绍了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对我国未来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2.
阐述了"钢瓶物联网"的关系与功能,探讨了"钢瓶物联网"的技术实现,分析了"钢瓶物联网"的可行性,指出"钢瓶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33.
基于氢相关的内聚力模型,开发了顺次耦合的氢致滞后断裂有限元计算程序,预测了预含氢AISI4135高强钢圆棒缺口试样在常载荷拉伸条件下的滞后断裂时间,并考察了试样初始平均含氢水平对滞后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氢相关的内聚力模型可有效预测氢致滞后断裂的断裂时间,有限元预测结果和相关报道较为一致.氢致滞后断裂存在氢临界值,当缺口尖端应力集中区聚集的氢浓度达到临界时裂纹开始形核,此临界值和结构的初始含氢量无关.  相似文献   
934.
分析了上海地区深松软地基条件下,某工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和预制方桩施工的事故情况,对场地的地质条件、预制桩工程特性、沉桩工艺及基坑开挖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剖析了其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35.
随着钢顶管直径和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大,复杂受力条件下的钢顶管屈曲破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隐患.通过简化长径比超过100的钢顶管受力模型,探讨了长钢顶管稳定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进行钢顶管管道的特征值屈曲计算,得到管道的一阶屈曲模态.再将一阶模态作为初始缺陷引入到钢管,进行弹塑性屈曲极限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钢顶管在各种基本荷载及不同组合荷载下的屈曲模态,并探讨了其弹塑性稳定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反映了钢顶管屈曲工程案例现象,并建议通过控制注浆效果和顶进措施来提高管道的稳定安全性,对于高围压下的钢顶管尤其需要注重顶力控制.  相似文献   
936.
通过建模、模拟、评估和优化的整体思路,对钢铁企业二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结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对象 过程方法对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利用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采用综合能耗指标进行评估,并分析了钢铁可燃气体副产煤气的利用消耗过程.最后,对其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37.
为了降低工程化组织体外构建过程中的传质限制,采用自行研制的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细胞,以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为三维支架,构建工程化真皮组织,考察灌注速率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灌注接种于PET支架,分别以0.02、0.2、0.8 cm/min的灌注速率培养18 d。结果表明,灌注培养能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在3D支架中均匀分布;与静态培养和0.02 cm/min的灌注速率相比,在0.2 cm/min和0.8 cm/min的灌注速率下进行培养,提高了细胞的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刺激细胞合成和分泌更多的胶原基质,但增加了流失到培养液中胶原的比例,灌注培养是体外构建工程化真皮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8.
目的观察骨移植材料组织学特征及埋植于兔体内3个月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用新鲜兔股骨为原料,制备骨移植材料,观察其形态,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手术制备兔股骨缺损模型,移植制备的骨移植材料,3个月后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制备的兔骨移植材料颜色浅白,完整无断裂;光镜下,骨移植材料骨陷窝内空虚,未见细胞和其它细胞成分。哈佛氏系统中央管及周围陷窝中均未见细胞,整个基质呈伊红色;扫描电镜观察骨结构较完整,骨陷窝空虚,陷窝内壁光滑规则,未见任何细胞残留成分。埋植3个月后组织学观察显示外层形成纤维软骨,逐渐向内形成软骨,有钙盐沉着,再向内渐变成新生骨,可见到呈扁平状的初级成骨细胞及呈圆形的成熟成骨细胞,未见作为支架的骨移植材料,无炎细胞;扫描电镜观察骨组织表面有大量细胞附着,骨陷窝内也有细胞生长。结论我们制作的骨移植材料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9.
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950~1200℃,应变速率为0.1~10s-1条件下进行了含稀土的23Cr型双相不锈钢的热压缩变形,获得了流变曲线,建立了热变形方程,分析了变形组织。结果表明:在流变曲线上既存在峰值应力也有稳态应力;在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峰值应变减小。上述变形条件下,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436kJ/mol,表观应力指数n=3.91,热变形方程为:ε=2.41×1016[sinh(0.012σs)]3.91exp (-436000/RT)。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在试验钢的动态软化机制中起主导作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越来越充分;而大应变下,铁素体的软化主要表现为较充分的动态回复。稀土元素影响了热变形时两相中Mo元素的再分配是稀土改善双相不锈钢高温塑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稀土使Mo在铁素体中浓度较低温度下降低,高温下升高;而奥氏体相中,使得Mo浓度在较低温度下升高而高温下降低。  相似文献   
940.
根据几何等效原理,分别建立了方形和圆形钢管梁半刚性护栏,采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汽车碰撞两种钢管梁半刚性护栏的动态响应,对比研究了碰撞过程中两种护栏的最大应力、横向位移和护栏系统及其各部件的吸能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护栏形式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方形钢管梁半刚性护栏的最大位移和最大Mises应力较圆形钢管梁半刚性护栏小,但其变形吸能效果明显比圆形钢管梁半刚性护栏的吸能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