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4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247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797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21.
探讨了控轧控冷改善16Mn钢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适的控轧控冷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带状组织,显著提高16Mn钢的强韧性。此外,依据回归处理得出的冷速与晶粒尺寸及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可预报一定冷速下的晶粒尺寸与强度。  相似文献   
922.
漏磁(MFL)检测是油气管道在线检测中应用非常成熟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将小波变换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去除漏磁数据中无缝管道噪声(SPN)的小波域自适应滤波算法。将该算法用于实测漏磁数据的处理,所得结果说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去噪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漏磁数据中缺陷信号的可检测性。  相似文献   
923.
本文采用多种显微分析手段对快速凝固高速钢M2+0.5B在过热状态下合金相的类型、形貌、分布情况及基体组织的亚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详细讨论了过热时第二相的粗化、分布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24.
通过钢材的碳当量(CE)和焊接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通常取800~500℃的冷却时间t8/5来代替)预测HAZ的最大硬度(Hmax)为分析材料焊接性的便捷途径。现有文献已经提供了不少CE、t8/5以及Hmax的公式或图解方法。由于这些公式或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材料并且是在一定的试验方法和焊接条件下建立,因而在应用上存在着局限性。本文根据对9种低合金结构钢的试验结果,说明在不同CE范围内,Hmax与t_8/5有着不同的关系,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对t_8/5的3种图解方法和2种计算公式以及Hmax的7种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Uwer和Degenkolbe提出的t_8/5计算公式和百合冈信孝-3Hmax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5.
926.
基于Opensees程序对原框架和增设改进型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进行加固的钢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两者的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加固后的钢框架刚度和强度明显提高,顶层侧移比减小而底部剪力比增加较小;地震作用下,加固后的框架破坏程度远小于原框架,所产生的塑性铰主要集中在中间跨梁和支撑处,避免了其它构件发生破坏。说明对原框架增设改进型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进行加固,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27.
利用侧面透明的模型箱和铝管半模桩模拟了开口管桩在砂土中的沉桩过程.分别测量了不同桩径和不同相对密实度开口管桩完全闭塞时的土塞高度.结果表明桩径越大,相对密实度越小,则土塞高度越大.利用高分辨率数码摄像设备观察到了土塞形成的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土塞内几个特征砂颗粒的移动轨迹和压桩过程中孔隙率和接触数的变化,从细观尺度出发探讨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砂土的变形机制和土塞形成机理.利用Geodip软件分析了桩土接触面处的砂粒长轴定向和平均配位数,分析表明,土塞形成过程中颗粒原先的结构被打破以及发生了剧烈旋转,颗粒重新进行分布.在模型试验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PFC2D颗粒流程序对沉桩全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FC2D能够模拟开口管桩从开始刺入砂土到形成土塞并最终呈现闭口管桩性态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28.
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各种异型管(椭圆、矩形、正六边形、双圆形及三圆形)对冷却壁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圆管同周长时,各异型冷却水管冷却壁的热面最高温度和最大热应力变化幅度不大;与圆管同截面积时,各异型管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最大热应力均有所下降.这说明冷却水管由圆管改成异型管后,提高了冷却壁的传热性能,从而延长了高炉的使用寿命.采用最优管形——长短轴比为0.6的椭圆管,可以减少冷却水流量和减薄冷却壁壁体厚度,从而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9.
采用金相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准静态拉伸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管的组织结构、形变硬化性能及其可采用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X70抗大变形管线钢在整个塑性应变区域内不符合Hollomon公式,不具有确定的形变硬化指数n;在管线钢塑性变形的起始阶段n较大,但随着应变增大n快速减小;当总应变达到2.0%之后,形变硬化能力趋于稳定.工程应用中利用Rt1.5/Rt0.5、R2.0.0/Rt1.0和Rt5.0/Rt1.0三个应力比可以较好地描述抗大变形管线钢的形变硬化性能.当Rt1.5/Rt0.5≥1.070、Rt2.0/Rt1.0≥1.025、Rt5.0/Rt1.0≥1.050时,可使钢管压缩侧2倍管径长度上的平均压缩应变大于1.3%.  相似文献   
930.
SRC—RC 竖向混合结构转换柱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6根转换柱试件及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型钢延伸高度、箍筋配置和型钢配钢率对转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科研基础与参考.指出:(a)由于型钢的局部存在,转换柱容易产生类似于RC短柱的剪切破坏,破坏主要集中在RC部分,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共同工作会导致此类破坏发生;(b)为了保证转换柱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应采取构造措施控制剪切裂缝的发展,避免剪切破坏,提高构件的变形能力.建议构件全高箍筋加密或在RC部分设置X形交叉钢筋.在对转换柱特殊破坏方式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对新的构造措施与配钢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