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7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转向节直接影响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为使转向节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汽车动力学要求,运用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unishment)密度函数插值模型以及带权重的折衷优化法定义综合目标函数,对某太阳能赛车转向节进行多目标拓扑优化,使其一阶振动频率和静态工况下的刚度达到综合最优值。优化后该转向节的一阶振动频率提高76.87%,静态工况下的刚度提高90.25%,质量减轻44.47%,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给出了控制策略框图.通过助力控制、转角回正控制、侧向加速度回正控制、阻尼控制和补偿控制5大模块对助力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安全功能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3.
李正  刘相新  黎兰 《山东科学》2022,35(1):99-106
在重型多轴车辆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下,需要开展车辆横向动力学研究.针对某六轴车辆,通过建立多轴车辆线性二自由度转向模型,开展转向特性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仿真结果定性地表明采用多轴转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车辆转向机动性,为后续转向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4.
深井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工作于数千米深的井下,对其上的液压导向机构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利用仿真软件包AMEsim对该液压导向机构进行接近于实际工况的仿真,揭示了这种液压系统的特有的性能.特别是超常环境压力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超常环境压力可改善系统的吸油性能,因而使得该系统具有适应超常环境压力的特性.对液压导向机构的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5.
主要研究一类具有对称性的双曲型方程组解所具有的衰减性质.对于二维定常Euler方程组,证明了当满足给定的初始值条件时,在整个流场中Mach数充分大的情形下,方程组的解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6.
为深入理解和控制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中的油击振动现象,针对系统中流量放大阀主阀心的复位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应用流场仿真和多项式拟合方法获得主阀心复位运动中的动态液阻力和稳态液动力表达式,建立高精度的主阀心复位过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各种因素对主阀心复位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主阀心复位起始段速度很快,完成88.5%的复位行程仅用约1/4的复位时间,随后慢速接近零位;先导阀口面积是影响复位快慢的最主要因素,且复位时间对先导阀口面积的配置反应非常敏感,需结合复位弹簧刚度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7.
履带中心距对履带车辆转向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履带车辆由直驶状态切换到转向状态的动态过程展开研究,分析了履带中心距对转向动态性能的影响,结合履带车辆最常见的独立式转向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履带中心距对转向的动态响应时间有很大影响,中心距越大则转向响应时间越短,且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8.
稳态气孔计法和标准浸水法测定杨树蒸腾耗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标准浸水法校正稳态气孔计法测定的蒸腾耗水速率,在2008年5月,采用稳态气孔计法和标准枝浸水法对高密市林业局苗圃内4年生8个杨树无性系叶片的蒸腾耗水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测定的蒸腾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稳态气孔计法测定的蒸腾耗水速率明显大于标准枝浸水法测定值;2种方法测定的蒸腾耗水速率在蒸腾速率较低时差值较小,随着蒸腾速率增加则差值逐渐增大;2种方法测定的蒸腾耗水速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8,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此项研究可作为利用稳态气孔计测定杨树无性系蒸腾耗水校准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随着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分析与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生产动态特征变得至关重要。由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结构、流体性质复杂,其生产动态特征变化与井打缝洞储集体位置有关,同时又与凝析气藏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相态变化特征有关,现有的动态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缝洞型气藏动态分析的要求。目前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物理模拟实验、现代产量递减法、试井和数值模拟法等,但以上所有方法都忽略了井钻遇缝洞体的位置,而其位置关系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动态分析中起决定性因素。针对塔中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建立了考虑相态变化的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构建了井筒位置、裂缝和缝洞体依次连通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物理和数学模型,通过推导得到分析缝洞型凝析气藏动态分析简化模型,并对气油比、产气、水和凝析油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基于该简化模型对塔中某典型凝析气井开展了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其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缝洞与油、水界面的关系和气藏相态变化分析结果与生产特征完全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将对缝洞型凝析气藏后期挖潜增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为定量评价煤储层渗透率大小,本文从煤层气井压降规律出发,以压降传播到边界为界限,将煤层气井排水降压段的压降规律分为两个阶段,且压力传播到边界之后的阶段为拟稳定流阶段。在此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和物质平衡原理,结合拟稳定流时地层各点压降速度相等,推导得到基于平均地层压力、井底流压、产水量等数据计算煤层渗透率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优点及适用性进行论述,形成计算流程。以A区块为例,采用煤层渗透率拟稳定评价方法对A区块7口井进行煤储层渗透率计算,与稳定流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拟稳定评价方法的稳定性及合理性明显优于稳定流法;并形成了A区块渗透率平面分布规律,与该区块排采井产气量变化趋势一致,即高渗区高产、低渗区低产,进一步论证了拟稳定评价法计算煤储层渗透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