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教育与普及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8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刚架节点域斜加劲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门式刚架节点连接形式之一—端板竖放节点连接的节点域受力性能、变形特性及斜加劲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推导。 相似文献
22.
房毅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2)
与传统3DS不同,利用精炼的TurboC图形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定量模拟高速运动棒的测量和视觉效应,并对相对论的多普勒效应同时进行动态演示,使得上述效应变得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23.
杜尚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Z1):816-819
文章通过对冷轧扭钢筋的破坏特征、强度指标和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并与其它类型钢筋进行了比较,论证了冷轧扭钢筋材料强度,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安全稳定性;在应用中体现出成本低,易于施工,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展现了冷轧扭钢筋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高温后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有关高温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热轧钢筋屈服强度和预应力钢筋极限强度的大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与各自常温强度之比(注:本文称该类比值为相对残余强度)均符合正态分布。给出了不同温度作用后三类建筑材料相对残余强度的均值和均方差,分别建立了高温后三类建材的相对残余强度均值和具有95%保证率的分位值随温度的定量变化关系。作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评估的基础,积极开展高温后各类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统计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5.
通过实践证明使用20mm×120mm透铸坯在横列式小型轧机上一次成材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横列式小型轧机使用连铸坯一次成材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6.
27.
吴胜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6):192-194
介绍了可调定位装置钢筋台车安装隧洞拱部钢筋工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阐述了其工艺流程,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PC钢筋是一种高强度的新型工程材料。它的热处理制度为淬火 中频感应张力回火。淬火温度越高,钢筋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回火温度越高,钢筋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钢筋的松弛性能(蠕变率)没有影响。张力对钢筋的强度、塑性没有影响,但对钢筋的松弛性能影响很大:在一定的淬火、回火温度下,随着外加张力的增加,钢筋的松弛性能下降(蠕变率降低)。必须考虑其影响来综合制订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9.
考虑液压迟滞的汽车主动式稳定杆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车辆的主动侧倾控制,针对液压式主动稳定杆(active stabilizer bar,ASB)系统的液压迟滞,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控制算法。算法先由模糊规则计算出权重系数,再对侧向加速度实测值与估计值进行动态加权处理,并将该加权值用于反侧倾力矩的计算。基于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仿真实验平台,在典型工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算法能够补偿液压式ASB系统的液压迟滞,进一步改善了车辆的侧倾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30.
在现有光学图像加密一种方法(分数傅里叶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非对称离散分数傅里叶变换双相位编码光学加密方法,并用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对二维条码图像进行加密、解密的过程,比较两种方法的仿真实验结果中两种方法的加密性能和解密图像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