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57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8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针对三相电压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并入电网时,直流侧电压存在着启动瞬时超调量过大,造成电容电抗等器件损害和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在传统预充电阻+PI控制基础之上,直流侧电压采用一种Bang-Bang和模糊PI组合的控制算法,并运用了模糊规则多模切换控制器去确定阈值的切换值,最后在软件MATLAB/Simulink及实验样机(60 kVA)上进行分析与验证。发现直流侧的电容电压从零上升到期望值的静差率和超调量变小、且稳定后的纹波波动率也减小。结果表明了该组合控制算法优于传统预充电阻+PI控制策略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前景。  相似文献   
152.
利用线性位移传器测量测绘点的二维位置,并利用计算机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绘出相应的等势线,实现了对各种电极的实验研究,为应用电子学中电极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通过对法国ALSTHOM公司生产的AHR伺服控制电路进行分析,确定了其电流环及PWM电路的校正方案及参数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介绍了Multisim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仿真技术不但可以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5.
纵向分析了国际技巧规则,阐明了在技巧运动规则不断变化中,我国混合双人组所受到的影响,从而提出混双组在运用新规则中如何把握、进行"难、新、稳、美"指导训练,创造好的成绩以及创新第三套的专项特色,为此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6.
静态阻垢法在阻垢剂研究中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普遍采用的评定阻垢剂效果的方法,静态阻垢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实验药品及操作方法对阻垢率测定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重现性好、可信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分析了大功率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 GTO)关断过程中过电压 V1,V2 和 V3的形成原因及抑制过电压的措施。通过对几种低损耗吸收电路的分析 ,设计了± 2 0 Mvar静止同步补偿器 ( STATCOM)装置中 4.5k V/ 4 k A GTO吸收电路。设计的吸收电路为低损耗的带钳位的三角形吸收电路。给出的关断试验结果证明了抑制过电压措施的必要性及正确性 ,并证明了所设计的吸收电路完全满足大功率两电平GTO逆变器装置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8.
对半移动式破碎站上的塔楼进行结构设计和静、动态应力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载荷作用下 ,塔楼整体变形小、刚度大 ,强度足够 ,从而为塔楼结构的国产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159.
分析了现在防火墙产品中数据包过滤技术存在的缺陷,针对静态规则的包过滤技术,提出了动态过滤机制。从理论上给出了实现这种动态过滤机制的过滤规则,并在UDP过滤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0.
在桩基静载荷试验中 ,由于加载反力装置的原因使得对试桩沉降值的准确测定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正确取值 ,试验结果存在误差 为了从理论上获得这一误差值的大小 ,从而对试验精度有较为精确的估计 ,笔者分别具体分析了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对试验的影响 并根据桩土位移协调理论 ,通过运用弹性力学的有关原理 ,在考虑测试桩为摩擦桩的条件下 ,解得了两种加载反力装置下的误差值 并得出结论 ,在满足我国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试验误差很小 ,能满足工程上对精度的要求 ,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的试验误差较大 ,试验时必须以精密水准仪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