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阐述了太阳能相变硬化的基本原理,对三种有代表性的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试样进行定点及扫描加热自冷淬火,观察和分析了淬火层的宏观结构、显微组织及马氏体亚结构;测定了晶块尺寸、残余奥氏体量及碳浓度分布情况;讨论其特点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了热模具钢H13(4Cr_5MoSiV_1)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13钢经软氮化处理后,耐磨性、热疲劳抗力较好而冲击韧性较低,250℃等温淬火加回火处理后的冲击韧性最高,热疲劳抗力比正常淬火加回火处理的好,耐磨性较差,300℃等温淬火加回火处理的冲击韧性和热疲劳抗力较低。据此,在受冲击载荷情况下,采用250℃等温淬火加固火热处理工艺较好;受冲击载荷较小时,采用正常淬火加固火软氮化复合热处理工艺较好。  相似文献   
53.
采用Wagner的热力学模型,设计了计算程序,计算含Mn,Si,Ni,Cr,Mo,Cu,V,Nb,W,Co等10种合金元素(合金含量<7%)的多元系低合金钢的奥氏体-铁素体平衡及仲平衡温度,用该程序计算了多元系统合金钢的奥氏体-铁素体平衡温度,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4.
报导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连铸工艺制度及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形貌、来源及分布,以及对轧材质量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多为TiN加球形卷渣,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探针微区测试证实了球形卷渣主要来自保护渣,经理论计算证实:保护渣中的SiO2不能将TiN转化成TiO2。提出了降低连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在系统地对同规格的55CrSiA与JIS G3566-77油淬火钢丝的成分、组织、残留元素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复查,并按相同工艺制成FM147发动机气阀弹簧做了比较试验后发现:该种弹簧钢丝与日本弹簧钢丝在质量上略有差距。  相似文献   
56.
在韧-脆转变温度区对C-Mn钢和焊缝金属的COD,4PB,Charpy V和3NB试样进行了断裂试验。测量了试样断裂载荷、吸收功、加载点位移和断口上纤维裂纹长度,得到了纤维裂纹扩展速度及其前端标称应力随其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纤维裂纹的扩展,其单位长度吸收的能量降低,扩展速度加快,其前端的标称应力σ_(nom)增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纤维裂纹的扩展其前端三向应力度和正应力的增加导致韧-脆转变的发生。基于各试样尺寸和加载方式的不同,对其韧-脆转变断裂行为的差别进行了分析。对各种材料的断裂行为以及影响其韧-脆转变的宏观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在船体结构最小重量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钢材选型中船体重量、材料价格、工艺性能及其它机械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水面舰船主船体钢材优选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方法,对钢材优选问题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减轻结构重量、降低船舶造价出发,还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水面舰船均不宜选用具有较高屈服极限的钢材.  相似文献   
58.
作者借助X-衍射、能谱等分析手段对马氏体不锈钢表面激光熔化处理后的组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激光照射后,熔化层近乎无扩散凝固,致使凝固成分均匀分布;凝固组织呈辐射状柱晶,但无晶体择优取向。还对激光加热及随后冷却期间进行了传热分析,并对上述结果及组织形成机制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9.
一种制备不锈钢内衬复合钢管的新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制备不锈钢内衬复合钢管的新型工艺--SHS-离心技术,讨论了所制备的复合管材的组织和不锈钢层的性能,这种不锈钢复合管的内外层可实现冶金结合。SHS不锈负抗腐蚀性能优于相应的常规不锈钢,该工艺具有节能、高效、设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316L不锈钢粉末的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在人体植入物、航空航天小批量零件的直接快速制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采用自行研制的电子束选区熔化设备,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316L不锈钢粉末的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及熔化成形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电流、作用时间和聚焦电流对层间结合情况影响较大,作用时间和填充线间距对可成形性影响较大;当能量密度系数为62.8 GJ/m3、基板厚度为0.5mm时,制备的成形件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无气孔、裂纹及未熔颗粒等缺陷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