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咸阳地区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对其赋存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丰富,开发历史长、潜力大,优势矿种为石灰岩和煤.但矿山规模小,勘探程度不够,综合利用低.提出了要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重点开发,综合利用,走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设计实现基于偏爱路径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原型。方法通过建立Web站点访问的一种矩阵表示模型,并据此挖掘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结果分析了偏爱度与置信度的区别,提出了页面平均兴趣度的概念,改进了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算法。引入页面平均兴趣度的概念,给出了Web站点访问的一种矩阵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挖掘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浏览兴趣,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3.
MgSiO3后钙钛矿具有明显的弹性各向异性,可以解释地球核幔边界D″层中地震波的不连续性等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对晶格优选方位的机理一直没有好的解释.针对复杂的D″层应力环境中晶体特性与应力场和晶轴取向的密切关联,引入三轴应力场对矿物性质进行约束,模拟应力场状态下后钙钛矿相弹性性质,通过最小能量原理获得稳定的晶体空间取向类型.对具有最小能量类型的晶体弹性常数和地震波速研究发现,晶体a轴取向平行于最大压缩方向;以b轴为垂直对称轴的剪切波横向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平均)大于静水力场中的剪切波横向各向异性.结果支持以(010)为主滑移面的观点,为D″层各向异性和晶体取向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研究,创建了“层组结合”教学模式,并将其在高校排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排球选修课基本技术教学中运用“层组结合”教学模式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05.
三峡工程库区谭家坪滑坡系统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易滑地层、断层和结构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谭家坪滑坡的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谭家坪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对谭家坪滑坡的稳定性作了评价与预测,研究表明,谭家坪老滑坡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加剧、河谷深切、岩体内部构造残余应力释放、回弹、松驰,导致卸荷裂隙生成和软弱结构面贯通,加之水动力作用强烈,当剪应力大于垂向应力的情况下而形成的;白岩沟滑坡和白水沟滑坡则是谭家坪老滑坡的局部复活。  相似文献   
106.
地下工程常常面临突水灾害的威胁.除了采动破裂导致岩层阻水能力丧失外,剪应力集中区内结构面错动引起地下水的导升亦是突水发生的重要机制.围岩的层状特征和岩性差异,使得某些位置的软(硬)岩层成为控稳优势层.以突水系数等经验方法为参照,通过对优势层及其组合特征的分析,明确其有利或不利的控稳机制,可为突水防治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图5,表2,参13.  相似文献   
107.
刘显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507-4511
通过对葡萄花油层地层压力状况及影响压力因素分析,指出地层条件差异和注采关系差异是造成地层压力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压力分析指导开发调整,对今后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王雪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498-6502
在微观地层模型显示系统中,地下图像存在摄像系统光轴不正、图像光照不均匀等问题,在后续的分割、提取界限等处理时,会因为背景不均匀而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需要进行背景校正。现利用曲面拟合和滤波的方法进行背景校正。对这两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实现的思路和方法,对两种方法做了分析和比较。曲面拟合可得到精确的背景校正模板,但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熟悉曲面方程的人员来操作;滤波的方法不需要人工太多的干预,自动生成背景模板,可以对校正效果做人工比对,获得相对比较精确的校正背景模板,两者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9.
姚文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6):15682-15689
针对在粉细砂地层中,矿山法施工极易引起坍塌,而传统的超前小导管、深孔注浆、管棚等超前预支护措施,在粉细砂地层中难以达到地层加固效果的问题,结合北京地铁12号线蓟门桥站T型换乘节点进行研究,根据施工风险分析,采用管幕法超前支护方式,优化施工工艺,设计施工参数,明确施工控制要点,并经监控量测结果反馈,表明采用管幕法超前预支护,满足施工风险控制要求,同时为后续工程在粉细砂地层中管幕法超前预支护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管廊穿越富水软弱地层时,对其安全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研究富水地层管廊基坑开挖变形的稳定性,依托济南新东站开源路富水地层管廊基坑工程,分析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关键因素,提出基坑周边土体变形破坏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评价指标,建立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性系数及隔水层临界厚度公式。结果表明:随开挖深度和承压水头增加,水平位移具有分层现象,深层呈“月牙形”,最大变形位于基坑底部两侧下部,呈现向桩后和基坑中心靠拢趋势;地表沉降呈凹槽形,从基坑边向两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隆起变形越靠近基坑中心越大,施工中应注意基坑底部两侧向中间过度时出现的较大隆起值。基坑周围土体变形破坏影响因素指标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开挖深度、加固厚度和承压水头,施工时要适当采取降水措施,预留足够的隔水层厚度,加固坑底以增强其稳定性,更要适当控制基坑开挖深度;与传统法相比,考虑土体抗剪强度所计算的基坑抗突涌稳定性系数较大,隔水层临界厚度较小,与现场情况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