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5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部要在开发中发挥后发优势、取得预期的成效,就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而必须从制度的视角加以考察.文章在分析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对西部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制约的基础上,对西部克服非正式制度安排路径依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高校合并中应如何成功进行校园文化整构,笔者提出了“战略规划、树立旗帜、促进创新、优化环境、硬件要硬、以人为本、校区联通、心理引导、舆论宣传、社会融合”等一整套整构措施,积极引导高校合并后校园文化的自然融合和不断提升,使之成为推动学校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3.
对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个案分析,提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避免两个认识误区,即文化遗产保护并不等同于文化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文化保护工作;认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实现对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就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此营造一个多元文化平衡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同时也可为辽东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最后从文化整体保护视角提出了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4.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与中国本土文化关系上走过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具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佛教在此问题上的利弊得失,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认识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支持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全方面深入研究,发挥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中国本土文化的消极作用,尽力实现二者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体系融为一体,打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5.
提炼中西文化精髓,分析中西文化不足,初探奥林匹克文化危机,立论北京奥运是中西文化最适宜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6.
英语与英美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作为英美文化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深深地烙上了英美独有的文化印记。本文试图阐述英语作为英美文化的一面镜子,镜像折射了英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以及英美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的社会心态、各自的文化特异现象等。  相似文献   
37.
民营企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后,由于社会资本薄弱、缺乏权力制衡和职业经理阶层等因素的阻碍,要由原来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化的管理转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强化社会责任;改善治理结构;完善制度建设;培育经理人以及创建适宜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8.
柳宗元揭出儒学思孟学派、荀学、公羊学精髓,兼综释道文化,形成创作主体自得说,在多元文化与他者认同中,突破了创作主体的天定论、圣人决定论、语言意识形态神话,彰显出主体灵质的历时性轨迹,为士人审视主体生存状态提供了富有诠释力的话语。  相似文献   
39.
透过小说<西游记>的神话外衣,挖掘其蕴涵的文化意义,即所寓之"言",应是我们解读<西游记>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从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个性的整合与重塑三个层面,对<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0.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碗即是其中之一,它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民族民俗风情于一体,把地域性和传承性结合起来,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又满足了不同身份不同地域和口味的人。八大碗在全国的普及,彰显和弘扬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成为民间饮食一大靓丽风景,滇东北八大碗即是这靓丽风景中的一朵奇葩,光彩照人,食之味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