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0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53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采用化学吸附与H2-O2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Pt-Re-Al2O3中Pt和Re的分散度,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测定值的重复性对Pt为±3%,Re为±5%。  相似文献   
72.
用阶梯近似和微波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具有任意槽形状的单槽和双槽波导的色散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槽波导定向耦合器的设计途径.所得数据与实验结果与用其他方法计算得的结果都吻合得较好,证实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分析了导致细粒泥沙水中絮凝的因素,探讨了絮凝和分散的机理,给出了一个反絮凝的物理模型.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化学分散和物理分散方法的反絮凝技术,补充和纠正了现行细粒泥沙颗分方法的不足.本文的反絮凝技术已为许多工程部门完成了总数以万计的沙样颗分,其有效性经受了充分考验.  相似文献   
75.
本文阐述了 CP 破坏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引入φ~4相互作用模型,讨论了 CP 破坏的物理机制。从场与真空相互作用的观点,证明了 CP 破坏来源于真空自发破缺.并讨论了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6.
Higgs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思想在现代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揭示了这一重要思想是如何从固体物理研究中移植到粒子物理学中的;并成为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观念的,最后指出:这一思想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对称性探索的传统方式;以及我们应从Higgs机制发展中所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苏州河水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苏州河水污染特点后,提出二种适合于潮汐河流的水质模型.该模型由DO-CBOD-NBOD等成分组成,并考虑到平流输运、物质分散、碳化耗氧、硝化耗氧、吸附沉降、大气复氧和底质耗氧等几项作用.并用河流实测资料率定各项参数,从而建立各参数的计算公式.经模型验证,本模型基本上满足了水质规划的需要,唯有些问题尚须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天然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纵向离散系数的基本概念,提出纵向离散系数应区分为渐近值、恒定值和瞬时值。对 Fischer积分公式的应用条件作了分析,并作了改进,提出非顺直河道和有降解条件下的近似积分公式。  相似文献   
79.
利用胶结砂和填充砂2种多孔介质物理模型,通过岩心流动试验的方法评价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胶态分散体系(HACDS)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性能.试验表明:随多孔介质中HACDS注入量的增加,水驱压力波浪式升高;HACDS的残余阻力系数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HACDS的残余阻力系数远大于同浓度的HPAM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成胶后的HACDS较未成胶的HACDS具有更好的封堵效果;HACDS具有选择性封堵作用;HACDS的突破压力梯度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而且重复注入后,突破压力梯度大幅提高,是一种较好的调剖材料.  相似文献   
80.
利用有效质量方法和变分原理,考虑内建电场效应和量子点(QD)的三维约束效应,研究类氢杂质对GaN/AlxGa1-xN量子点中激子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量子点中心的类氢杂质使激子的结合能升高,基态能降低,QD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发光波长红移.杂质位于量子点上界面时,激子的基态能最小,结合能最大,系统最稳定.随着杂质从量子点的上界面沿着Z轴移至下界面,激子基态能增大,结合能减小,带间发光蓝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