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民间写作是指对象、方法、视角均是向下的,指向最底层社会的平民大众,同时指这种民间大众是没有媒介信息能力,没有话语传播能力的,非发声的民间自治的声音。这和主流话语表述的民间话语不一样。民间写作尤其重视民间的发生学,那些受到主流、正统文化压制的语言、行为、事件,甚至包括地方性知识,这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一切民间元素相互发生作用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62.
文化是与自然而然的自然(nature)相对而言的,它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的标志。以柳宗元的《江雪》和法国普列维尔的《公园里》作为典型案例,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在空间观念、时间观念、爱情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3.
雷锋精神是一个真善美的价值实践表达,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时代气质的集中反映和高度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基石。雷锋是中国的,雷锋精神将会是走向世界的普世价值。弘扬雷锋精神对现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政治价值认同、文化精神皈依、市场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为民,表征着我党的政治本色,“敢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成为敢不敢扶起社会正义与良心的价值隐喻。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李皓诗歌的文本细读,阐述了李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关注乡土与都市的现实世界,感时忧国,多角度、多侧面地书写生活,同时又拥有纯正的个人情怀的表达,对自我的言说、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建构了属于诗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之维。  相似文献   
65.
橄榄球运动可以野蛮其体魄,践行着对体育精神的追求。探讨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橄榄球运动的价值。通过触式橄榄球、腰旗橄榄球和定期举办校级橄榄球赛事等途径进行普及和开展,对提高中国学生的自信心更具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6.
西耶斯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其法律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法律未予禁止,即属公民自由的自由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观,以及国民主权的制宪理论等法律思想,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推动,但其理论缺陷也直接导致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以镇江的古今"科教三星"(祖冲之星、沈括星、茅以升星),南朝"文学双璧"(刘勰著<文心雕龙>、萧统主编<文选>),宋代"书画二米"(米芾、米友仁)为例,揭示其精神内蕴、概括其历史功绩、赞颂其高风亮节,总结出创新科技精神是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是镇江历史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镇江城3 000年连续不断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69.
高校图书馆团队组织与团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信息社会环境下,团队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把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引入图书馆管理,有助于提高馆员的团队精神意识,建立科学的团队规范,增强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高团队的领导艺术,从而更好地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学习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70.
行政垄断的本质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凭借其行政权力实施了排除、限制、妨碍公平市场竞争的行为。从经济学、法学两个角度分析行政垄断的非正当性,针对目前反行政垄断的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遏制行政垄断行为,需要从完善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执法机构、明确行政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建立司法救济制度的救济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