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黑格尔绝对精神论域中的历史实践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在继承、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历史的视角展开对实践的探寻,由此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实践的概念。对生产实践的深入挖掘,使黑格尔看到了其内在的中介性与目的性、社会性与普遍性及其内蕴的经济关系,但由于其绝对精神的幽灵作怪,因而只能是一种抽象精神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982.
高晓声因"探求者事件"而祸起萧墙,但他并未因之而却步,纵观其一生的文学创作,贯穿如一的恰恰是"探求"二字。在创作形式上,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艺创作经验,如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堪称那一代作家中的先锋人物;在作品内容上,他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独到的观察,努力挖掘人性,揭露人的灵魂,以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中国新文学史。  相似文献   
983.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形似和神似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其实对形似和神似不同观点的重新审视和回顾,就敞开了一条通向诗学真理的通道。大艺术家苏轼的神似之思,即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神似之思的爬梳乃至于归结,意味着顺着苏轼的神似之思,正在走向诗学真理的逐渐澄清之路  相似文献   
98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传统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科学、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85.
在二十世纪末至今的视觉舞台上,时装摄影广告可能是最为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席演出。而这一幕幕演出显影于相纸上.对时装产品本身的常规画册的拍摄制作根本无以满足促进消费者购买动力的需求,时装摄影师早已展开新的社会视角,以其异常敏锐的观察力,极度的激情.对本时代精神最精确的。高度概括的反映.给予时装广告更丰富的寓意。  相似文献   
986.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陈桂棣报告文学的一个突出存在,也是解读其作品的阈阀;作家以总体把握问题为指归,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多层面地揭示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寻求着问题的解决之道;作品的深刻来自于作家对事实真相的把握和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及对所发掘的问题做出准确和深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7.
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谈当代大学精神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云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4):114-118
经历了千年风雨后,大学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并且其重要性仍在与日俱增.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已经政治化,市场化,功利化了.早期的大学精神如何?大学精神又是如何失落的呢?又该如何重塑大学精神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回顾大学精神的历史入手,进而对当代大学精神作一个全面了解,明确大学定位,把握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尺度,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988.
营造美与和谐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追求。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践途径,开展人文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98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面临种种挑战,必须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弘扬井冈山精神、迎接理想、信念的挑战。树立科学世界现和求真务实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二、弘扬井冈山精神,克服重重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摸索,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调动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90.
“德性教师论”倡导教育的完整性,教师从智德信行的高度对人的生命的创生.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或数学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德性教师论”教育观应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育信念、人文精神和自我更新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反思性实践与加强合作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