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孟德尔遗传实验为案例,从中深入挖掘孟德尔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等创新思维元素及以好奇心为驱动力勇于实践和自由探索的创新精神,目的是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92.
中国民间历有藏书的优良传统,镇江也曾出现过不少藏书家,吴寄尘、丁传靖、鲍鼎分别在兴建绍宗藏书楼、捐献图书和管理图书方面作出了贡献。藏书楼发挥了服务社会的作用,但管理上也存在些问题,乃有将图书移交图书馆之举。但根据浙江、江苏两省藏书楼状况的对比,认为这一措施得不偿失。但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应允许利用绍宗精神影响力,在楼舍内举办展览,大力宣扬镇江藏书家的业绩,把藏书楼办成宣传文明的阵地。  相似文献   
93.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此间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主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体现着科技与人文思想的统一;首倡科教兴国战略以同时推进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倡导发展高科技之时不忘科技伦理;倡导大科学观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发展。这些新观点和新主张克服了单纯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局限,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相似文献   
94.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通之处,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具有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95.
隐性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相对于显性教育,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当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虽以显性教育为主导,但隐性教育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其作用已不能忽视。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效果不显著的背景下,将隐性教育渗透到网络平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6.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问题是培育政府服务精神,吉林省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也面临着政府服务精神培育问题。根据吉林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度建设是吉林省政府服务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政府服务精神培育的三条制度路径: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健全行政法律制度,以期为吉林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我国中医学源远流长,其"情志相胜,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理念、相应的具体治疗方法及案例,对于分析现代人的心理疾病、并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研究历史的实践能力并发挥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9.
遵循儒家"善"和道家"真"的原则,具有洁癣精神的阮籍选择消极对抗现实和统治者的生活方式, 在打破传统的过程中也使自己孤独无助,最后不得不选择"醉"作为容身之地,这是阮籍必然走向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0.
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化表现形式。人文精神以关注人的生存为基础,以尊重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维护人的权利为保障,以重视人的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