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0篇 |
免费 | 557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0篇 |
丛书文集 | 86篇 |
教育与普及 | 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3575篇 |
自然研究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16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SLOPE/W程序在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3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利用SLOPE/W程序对延安西市路西沟凤凰山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建立了各级滑坡的计算模型,得出了分别采用Bishop法和Janbu法在未考虑地下水和考虑地下水的两种情况下各级边坡的安全系数.将SLOPE/W程序分析结果和剩余下滑力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应用SLOPE/W程序进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另外,SLOPE/W程序模拟结果表明,水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2.
三峡库区滑坡频发,滑坡产生的涌浪经常对库区岸坡造成破坏。通过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产状滑坡产生的涌浪对三种不同组成粒径岸坡的最大冲刷深度。通过分析首浪高度与滑坡体宽度、厚度以及滑面倾角的关系;涌浪沿程衰减规律;岸坡最大冲刷深度和岸坡前涌浪高度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得到首浪高度经验计算公式、沿程涌浪衰减公式、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最终得到受滑坡体产状以及滑坡入水点到岸坡距离影响的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经验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岸坡的维护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主要应用Lcgendre谱方法求解一类带Neumann边界条件的抛物型方程.分别列举了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例子,并给出了相应问题的全离散谱格式.在谱格式的构造过程中,借鉴了构造稀疏矩阵的思想,分别构造了刚度矩阵为单位矩阵或三对角矩阵的计算格式.与经典的谱方法相比,该做法有效的避免了在处理含有二阶导数项或带Neumann边界条件时刚度矩阵是满整的缺陷.在数值计算中,数值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袁秀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11(3):35-39
G为n阶的2-树,首先应用边移接变形的方法得到关于图G谱半径的一个判定定理,又通过比较一些图的特征多项式,刻画出该图类的谱半径达到第四大和第五大的极图.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射流流量和放电电压下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助燃激励器的光谱特性规律,对3种不同几何结构的电极,在大气压下进行了交流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光谱信号测量。结果表明:当流量和电压越大时,三维旋转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振动温度越高,即振动激发强度越强。同时,比较A、B、C 3种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电极结构的光谱特性后发现,A型电极在滑动弧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的振动温度最高,最有利于激发产生等离子体。综合考虑以上几种因素发现,流量对振动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流量越大,OH、O2和O等粒子的相对发射强度也越强。例如,在U0=120V下,当Q=40g/min时O的平均相对发射强度约为1 800a.u.unit,当流量增大到Q=100g/min时,O的平均相对发射强度为2 800a.u.unit。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提高第5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中异构蜂窝网络基站的频谱效率,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基站休眠策略(neural network based stations sleep strategy in macro-femto heterogene-ous networks,NNSS),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把隐含层的传递函数用小波函数替换,并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一个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预测出家庭基站在一个周期内的业务量,根据预测值制定合理的基站休眠策略;同时考虑用户与基站间的中断概率,设计用户重关联算法,实现家庭基站对用户服务质量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基站休眠策略在提高系统频谱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中断概率. 相似文献
999.
水力压裂是乌南低渗透油藏的重要增产措施;但该地区的压裂井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达不到设计砂比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砂堵比较严重。结合该油田压裂井的压裂施工曲线、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成果、压裂施工设计及实际施工参数分析等,利用斜率反转法,分析了砂堵产生的原因,建立了预测砂堵的新方法;并针对其中2口砂堵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砂堵及未达到设计砂比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乌南油藏后续压裂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类似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压裂施工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黄土高原地质环境异常脆弱。近年来一系列人类工程活动(如平山造城,治沟造地,固沟保塬等)其作用速度和强度已远超地质营力和生态承载力,导致黄土灾变不断发生。本研究遵循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和目标,选取位于陕北延安典型生态修复区内的高陡黄土塬坡作为灾变防控示范区,采用添加黄土固化剂新材料和移植草皮新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塬坡进行改良修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控制塬坡初始条件和降雨过程,开展了多组不同雨强条件下(60mm/h,120mm/h,150mm/h,180mm/h)的室内人工降雨侵蚀物理模拟对比试验,揭示了降雨过程中黄土塬坡面侵蚀灾变动态演化规律,细化了坡体内部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孔隙水压力,含水率)与地表变形(地表倾斜仪)和降雨强度之间的响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从“控水”的角度出发,改良后黄土与新工艺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成功降低坡面径流的侵蚀程度,另一方面,低渗材料减缓了地表水的垂直入渗转化为地下水,防止了水土流失、溃散性失稳和大范围的湿陷沉降破坏,同时,草皮移植技术的实践也满足了生态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