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4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68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氯硅烷改性沸石比表面积及酸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有机硅化合物Si(CH3)4-nCln(n=1,2,3,4)对NaY沸石进行改性处理,发现改性样品的比表面积有所减小,并且随着有机硅化合物中CH3数目增多,样品比表面积的减少愈甚,吡啶热脱附(PTD)的结果表明沸石表面的H^+与Na^+同时成为吡啶的吸附中心,因此,用PTD法测定含Na^+法测定含Na^+沸石的质子酸量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2.
主要讨论了固体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项对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容的影响,通过数学运算得出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的修正项,大大提高了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接近程度;同时改进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公式中温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接触板式砂带平面磨削主要机理参数和残留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接触板式砂带平面磨削时切屑变形分力比C、单位磨削力K_0、摩擦系数μ接触弧长L_c以及磨削残留量△y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研究不同酚醛树脂质炭、不同溶剂溶树脂炭以及沥青—树脂复合炭的结构与性能;探讨了炭结构与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炭的抗氧化性主要取决于炭的显微结构。而对于树脂—沥青复合炭而言,具有流动—镶嵌状结构的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6.
137.
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建立在阻力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利用液压阀内部各种液阻之间的联接和控制关系,分析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和压力流量特性,并能定量计算特性曲线,用以指导液压阀的正确设计。  相似文献   
138.
考虑了高向压下体积、纵横阻力比、工具形状系数及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工具形状系数和宽展率/延伸率的关系,结合最小阻力定律,推导了一个新的宽展数学模型,并对盘条冷轧成带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盘条冷轧成带条的宽展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9.
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不能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由不够格到够格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长,今天我们只处于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及江泽民总书记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关初级阶段长期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系列观点,揭示了这个特殊中间阶段的规律,无疑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to analyze laminar forced convectiv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is develop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i) a new formula of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is used; ii ) a real heat transfer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at is,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occur not only between working fluid and microcapsules, but also between the mixture and tube wall; iii) the new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newly developed axisymmetrical dual reciprocity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DRBEM)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is used to solve the control equations of this problem. The new model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Some new physical results on the var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with space and time during phase-change process, the time-marching history of the phase-change interfaces and so on are obtained. Several main phys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 Some new understandings for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functionally fluid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