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26篇
系统科学   240篇
丛书文集   83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709篇
自然研究   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利用原子自由基转移聚合原理,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4-乙烯基苯硼酸)改性的温度敏感硼酸亲和色谱固定相,并对其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结构表征以及用热失重对其接枝率进行了测定.用HPLC研究了腺苷和脱氧腺苷的保留行为.并且应用于空间生命仪器搭载装置的分离装置中,在不同温度下对腺苷进行富集并对其收集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在低流速、低压的条件下对腺苷的富集,且回收率为85.4%.  相似文献   
942.
根据1990-2013年研究区13个气象台站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分析近25年来典型喀斯生态脆弱区的气候变化状况及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年均温呈不显著升温趋势,线性升温率为0.0126/年,冬季均温变化最为显著;除贵阳站年均温在2000年出现突变外,其余各站点年均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呈5年左右小时间尺度周期变化.2研究区年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线性下降率为12.359mm/年,夏季降水量变化对全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的贡献最大;各月降水量除12月以外其余月份研究时段内都呈减少趋势;3突变检测发现,研究区1990-2013年间年均温未现明显突变,年降水量在1998-2000年间存在突变点,这可能与当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4总体看,研究区1990-2013年间气候呈暖干趋势变化并在夏、冬季最为突出,这将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发展轨迹产生较大影响,生态修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43.
为了分析安徽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差异特征,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全局主成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标准差指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特征上看,安徽省城市化发展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绝对差异由稳定向增大趋势发展,而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从空间格局分布上,城市化发展质量呈现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降低的格局,并且等级比例由"两头大中小"发展成"金字塔"形态;在总体空间格局上,城市化发展质量呈现微弱的正相关,而局部空间自相关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44.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城市旅游业也必须加快调整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如何有效发挥竞争优势,规避劣势,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旅游经济再创新高,是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以江苏省为例,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ARCGIS对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和空间展示,在明确各地级市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城市旅游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属成熟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最好,未来应逐步实现“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休闲游”的转变;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徐州5城市属于待提升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较强,未来应逐步实现“景点旅游”向“城市旅游”的转变;泰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属于待开发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未来应重点实现旅游资源资本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发展城市旅游业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945.
根据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探讨了旅游业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和格局,运用Geo da软件对长三角地区16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做了定量研究.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在人次和收入上的全局自相关水平均不显著,Moran's值较低,未通过Z统计检验;旅游业发展不存在显著集聚和分异;旅游业发展水平因城市等级差异呈现相应随机分布格局.城市象限分布图反映出城市等级与旅游业水平对应关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是各指标的高值中心,与其他城市的相对低值构成随机分布空间格局,高值城市周边城镇是其服务和旅游辐射区域,旅游业城际间自相关水平开始下降,呈现出网络一体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46.
根据2012年10月份福州市主城四个区的盗窃犯罪案事件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最近邻层次聚类、核密度估算等方法,分别研究了福州市犯罪的总体集聚与发展方向、犯罪相对集聚和重点区域、以及犯罪的空间连续变化和集聚中心,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适合性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市盗窃犯罪案的平均中心位于台江区的茶亭街道附近;犯罪的总体集聚区域位于鼓楼区、台江区西部和仓山区北部;犯罪集聚中心为台江区的中亭街、祥坂村和晋安区的福州火车站.  相似文献   
947.
公路桥梁长加载区间的多车道车辆荷载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多车道荷载及其响应的差异一直是桥梁设计与研究关注的重点,目前的多车道荷载模型对这种差异表述不合理,特别是长加载区间效应.选取2009~2013年实测的2车道和4车道28d自由通行的WIM(Weigh-in-motion)数据,研究车辆的车道选择和荷载的空间分布特性,分析长加载区间的多车道荷载响应,提出了考虑多车道荷载模型的新思路,并校核了该概念模型的系数取值.研究表明,应选用至少3周以上数据进行车辆及荷载分析才具有统计意义,多车道中各分车道的车辆及荷载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我国规范基于车道荷载同分布的假定不成立.车道荷载分位值差别显著,而最大值却大致相同,说明多车道荷载模型无法兼顾不同加载区间的修正要求.长加载区间上分车道荷载响应之间的比值趋于稳定数量关系,表明各车道不仅不能达到相同水平极值,且不能同时达到.推荐的多车道概念模型能科学考虑长加载区间上分车道及总车道响应极值的关系,更具工程意义,校核的系数表明推荐模型合理可用.  相似文献   
948.
大连市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大连市第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地理模型的方法和GIS软件,从土地利用多样化、集中度、信息熵、组合类型等方面,分析大连市10个区市县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大连市土地利用多样性特征明显,但空间差异性不大,大连市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达到0.787,接近理论最大值0.857,除3个建成区外,其他地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均大于0.7;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变化规律表现出以沙河口区为中心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和信息熵值递增,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递减,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的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南部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北部以耕地、林地为主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生产水足迹的计算,探讨了不同降水年型玉米生产水足迹及其水分来源的变化规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玉米生产水足迹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水足迹以绿水足迹为主,占50%左右;对比不同降水年型玉米生产水足迹,枯水年最高,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低;玉米生产水足迹空间差异明显,在整体上存在着显著的集聚效应,丰水年和枯水年集聚现象比平水年更加明显.从GeoDA生成的LISA聚集图可以看出,在局部差异方面,"低-低"类型的县(市)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东部地区;"高-高"类型的县(市)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地区;"低-高"类型的县(市)数量较少,其他地区显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0.
作为图像局部特征区域的有效描述方法,局部二值模式是目前对二维图像最有效的纹理分析特征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的稀疏表示人耳识别方法。该识别算法首先提取训练人耳图像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描述子作为稀疏表示的字典,然后将测试样本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描述子表示为字典中所有局部二值模式原子的稀疏线性组合,最后通过求解稀疏表示模型得到稀疏编码系数,根据测试人耳图像的重建误差进行识别。在UND-J2人耳库和USTB人耳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的稀疏表示人耳识别方法对人耳图像光照变化、姿态变化以及人耳遮挡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实现了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