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24篇
系统科学   379篇
丛书文集   248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7395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换热温差对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废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传热、传质平衡以及各部件的热力学关系为理论依据,建立一个回收废水热量的稳态数学模型,运用正交实验法,提出了综合考虑系统总换热面积、总循环流量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经济参数F,阐述了系统各参数受各部件换热温差及其相互耦合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分析了各部件换热温差对系统总面积A、总循环流量M、COP及参数F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温差因素的耦合作用相比各温差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力度要弱很多,可以忽略其作用;当蒸发温差、冷凝温差、吸收温差和发生温差分别取4℃、4℃、9℃和6℃时经济参数F值最大,为0.4515,相应的COP为0.455。  相似文献   
952.
Typical severe dust 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1954 —2002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Based on China抯 available daily observation data from 68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54 to 2002, a time series of typical severe dust 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is constructed in terms of the weather process,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evolution ten-denc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ere 223 relatively typical severe dust 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from 1954 to 2002, among which the event on April 10—12, 1979 had the largest affected area.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eserts, sandy lands and the tracks of strong cold air outbreaks, severe dust storm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Tarim Bas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The season with the most frequent severe dust storms was spring, in which the frequency accounts for 82.5% in the whole year, while the least occurrence was in summer and autumn. Dur-ing the past 49 year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severe dust storms occurred in the 1950s and the lowest was in the 1990s with a general descending tendency, but during 2000—2002 the occurrence was relatively increasing. On the average, the duration of severe dust storms was shortest in the 1990s, about 0.5—1 h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4 decades.  相似文献   
953.
延安组地下水是神东矿区重要的地下饮用含水层,其F-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饮水的安全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然而,该地区延安组地下水中F-的含量特征,空间分布和形成机制则很少被关注。项目组2020年8月-9月系统采集了30组延安组地下水,采用Piper图、相关性分析、PHREEQC模拟等手段,在矿物溶解与沉淀,蒸发浓缩,阳离子交换,竞争吸附和人为污染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延安组地下水中F-的含量特征,空间分布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延安组地下水中F-含量浓度范围为ND~17.60 mg/L,平均值为4.55 mg/L,相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 mg/L),有73.3%的样品超标。高TDS、Cl-、HCO3-、Na+和低Ca2+和Mg2+水环境有利于F-的富集,Na-HCO3型、Na-HCO3-Cl型和Na-HCO3-SO4型是高氟水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含氟矿物溶解是延安组地下水F-的重要来源。蒸发岩溶解、硅酸盐风化下产生的盐效应降低了含氟矿物的溶解度,促进了F-的溶出;阳离子交换通过钠钙转移进一步加快了含氟矿物的溶解;竞争吸附作用下吸附态氟也为地下水F-提供了另外的来源。然而,蒸发浓缩与人类活动作用对延安组地下水F-含量的升高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该成果为当地饮水用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4.
过冷大水滴(supercooled large droplet,SLD)云雾环境不同于常规粒径范围的过冷水滴,具有更大的粒径范围和复杂的水滴粒径分布形式,使得结冰的冰型异常复杂,从而给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结冰数值模拟方法仅能模拟单一粒径的水滴,无法准确模拟真实SLD云雾环境“双峰分布”的粒径分布特性和相应的冰型。为了准确高效模拟SLD这种粒径分布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osin-Rammler 分布函数进行欧拉-拉格朗日混合抽样的水滴轨迹模拟算法。通过该方法收集水滴,再利用结冰模型与水膜模型计算表面溢流传热和冰高,从而实现了准确高效的SLD粒径分布的结冰数值模拟,并通过2.5维算例研究了SLD粒径分布对机翼结冰的冰型特征以及冰型空间随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LD的粒径分布对冰型有较大的影响,冰型特征和冰型随机性与MVD和粒径分布方差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955.
基于第6,7次区县尺度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人口进一步向浙东北、苏南、浙西南集聚,上海、苏北和苏中地区常住人口比例有所下降;(2)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5个类型,其中杭州市、苏州市和宁波市为高增长型,上海市为中增长型,常州市、台州市和徐州市为低增长型,泰州市和淮安市为低减少型,盐城市为高减少型;(3)苏北、苏中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逐渐减少;(4)长三角常住人口规模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6.
土岩双元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范围内,上部为土层,下部为岩层的基坑。由于下部岩层的力学性质与土层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纯土体的一元结构基坑相关理论与经验对该类基坑的适用性较差。本文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岩石风化程度的土岩组合基坑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岩石风化情况下土岩双元基坑的变形规律,并用连续-离散耦合模型模拟土+破碎岩石基坑失稳过程。结果表明:若岩层完整,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土层中,岩层中水平位移很小;若岩层为破碎状,最大水平位移有可能出现在岩层中;岩层中的粘土夹层也可能是基坑最大变形出现的部位;破碎岩石内部的破坏是同土层同步发育的,最终二者一起发生整体滑移破坏。了解基坑的变形规律,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加固措施,对破坏区域的细观研究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7.
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模拟烟气、水蒸气及含尘烟气三类高温流体在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内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结果表明:随孔隙率增大,流体平均流速加快,流体进出口温降逐渐减小。三类流体中,水蒸气流速最大,在最大孔隙率下其流速达到66.64 m/s;烟气温降最显著,当孔隙率为0.3时,其进出口温差达到最大值85.6 K。随压差的增大,流体流速加快,其中受粉煤灰颗粒影响的含尘烟气流速增幅较小,流速仅从0.23 m/s增至0.93 m/s;另一方面,压差增大导致流体与壁面的热传导减少,模型内流体温降减小。含尘烟气流体扰动较大,当增大孔隙率和压差时,流速呈线性增长;尽管粉煤灰颗粒的存在强化了传热,但流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含尘烟气温度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58.
陈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672-3674,3684
在次邻近车辆速度差模型(Two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TVD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扩展的交通流模型,即加速度与次邻近车辆速度差模型(Acceleration and Two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ATVDM)。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和TVDM相比,ATVDM模型可以使交通流的稳定性得到增强,稳定区域有明显增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TVDM不仅可以成功预测车辆运动延迟时间和启动波波速,还可以避免急刹车情况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9.
张雪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338-2342
随着混凝土,特别是高性能混凝土(HPC)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其在不同自然和工程条件下的数学模型,模拟其中发生、发展的物理-化学现象与耦合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将混凝土材料模型化为非饱和多孔多相系统,基于含有多相流体的变形多孔介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高温下混凝土热—湿—气—力学多相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空间数值离散、时域差分法进行迭代求解,为进一步实现高温下(低于孔隙水的临界温度647.3 K)混凝土的多相耦合行为模拟、分析其中的控制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及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960.
立足现行“县 乡镇 村”三级行政构架,我国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在规划层级方面,除个别城乡高度融合的县市可按全域“一个层级”编制规划外,其他大部分县市仍应执行“全域 中心城区”两个层级;二是除高度城市化地区可将县级 乡镇级规划合并编制外,其他大部分县市宜按两个或多个乡镇联合开展规划编制,给乡镇预留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三是县级规划应重点加强对县域村庄总量控制、分类引导、刚性传导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其他事权可交由下层级规划落实。建议尽快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规范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