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892篇
自然研究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葎草的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核型胚乳,具合点吸器。胚柄二细胞,在心型胚时期退化。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裂,胚胎发育为柳叶菜型。成熟胚胎呈盘旋状态,子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油脂颗粒。种皮由外珠被发育而成,其外表皮细胞内含有乳汁。果皮内表皮细胞径向延伸呈栅栏状,细胞壁厚呈波纹状,起着机械支持和保护种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本文建立H_2O_2红细胞氧化溶血及肝匀浆振荡引发脂质过氧化模型以进一步考察青竹梅的抗氧化活性。实验发现,H_2O_2对红细胞有直接溶血的作用,随H_2O_2浓度增加,溶血度递增,相关极显著(P<0.01),本文选用2mMH_2O_2浓度建立溶血模型。青竹梅浆对氧化溶血有拮抗作用,当加入10—100μl 50%果浆(相当果肉量5.0—50.0μg)到2mMH_2O_2溶血系统时见溶血度递降,下降率从20.7%—55.8%。又见青竹梅浆具有明显的抗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且随浆量增加,抑制率加大,该抑制效果与公认的抗氧化剂——五味子比约强6—7倍。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产具纤毛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个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射毛孢属Stauronema(Sacc.)H. & P. Syd. &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等4属。其中多毛孢属和射毛孢属系国内首次报道,并分别记载一新种,中国多毛孢(P. sinensis W. P. Wu)和一新记录种,甘蔗射毛孢(S.sacchari H. & P. Syd. & Butler)。在刺杯毛孢属和双毛壳孢属下分别描述了2和1种。它们分别是新记录种刚毛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strigosum(Pers. ex Fr.)sacc.),确认种槭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acerimum Pk.)和河北省新记录种双毛壳孢(Discosia artocereas(Tode ex Fr.)Fr.).对这些种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采自河北省的丝孢菌纲的3个国内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节簇孢属(Gonatobotrys Cda)的简单节簇孢(G.simplex Cda),小枝双孢属(Diplocladiella Arnaud apud M.B.Ellis)的拟梯孢小枝双孢(D.scalarioides Arnaud apud M.B.Ellis)和斯佩霉属(Spegazzinia Sacc.)的四方斯佩霉(S.tessarthra(Berk.& Curt.)Sacc.)。节簇孢属和斯佩霉属系国内新纪录属,小枝双孢属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新记录种——寄生于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Rauv.)上的尾孢炭疽菌(C.caudatum(Sacc.)Peck)。文中对种的分类学历史,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6.
对来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DM11菌株的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简称DM11脱卤素酶)的动力学性质和抑制剂进行了研究。用1/V对1/[s]作图法,测出DM11脱卤素酶以CH2Cl2、CH2Br2、CH2I2、ClCH2Br和ClCH2I等5种化合物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是67、20、55、7和9μmol/L,比活力分别是77.8、123.3、78.8、56.1和60.3mkat/kg蛋白。测定了14种抑制剂对DM11脱卤素酶的50%抑制浓度(I50)。甲基谷胱甘肽(GSCH3)是DM11脱卤素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四硝基甲烷(TNM)是非竞争性抑制剂,当甲基谷胱甘肽和四硝基甲烷与DM11脱卤素酶一起保温时,甲基谷胱甘肽对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人心果大,小孢子,胚及胚乳的发育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人心果(Manilkarazapota)大、小孢子,胚和胚乳的发育和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小孢子的发育属连续型。2、胚珠倒生,具单层珠被.3、4分体的细胞发育是不同步的。4、成熟的花药约有1/4-1/3花粉粒是败育、干瘪的。  相似文献   
78.
一种游仆虫无性生殖周期中大核及其D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光学显微镜、显微光度计和定量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一种游仆虫无性生殖周期中大核及其 DNA 含量的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果:(1)游仆虫细胞周期分成 G_1期、S 期和 D 期,各个时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速率分别为36%、59%和5%。(2)游仆虫细胞周期中,G_1期大核迅速增大,但此时大核无 DNA 合成现象,DNA 分布密度随大核增大而降低;S 期大核前期增大,此后变小,大核 DNA 含量连续增加,大核 DNA 分布密度也随着增高。8期结束后,大核 DNA 含量相当于 G_1大核的两倍;D期大核又显著增大,DNA 分布密度稍高于 G_1期大核的水平。(3)由游仆虫孚尔根反应大核的形态,大核 DNA 三维吸收图像和显微光度术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游仆虫大核 DNA 含量的变化仅发生在 S 期,S 期大核中 DNA 合成与大核改组带相联系。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冀东地区的狗尾草及变种大狗尾草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差异,并与谷子(冀谷888)同工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狗尾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三条带不同,酯酶同工酶有4条带有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大狗尾草与谷子品种亲缘关系更接近些。  相似文献   
80.
外源激素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组织培养和石蜡切片。结果0.5mg/L2,4-D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0.5mg/LNAA在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培养中替代0.5mg/L2,4-D可减少畸形胚的发生,NAA浓度降至0.2mg/L时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分化;生长素加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可有效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通过逐步降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可促进体细胞胚的分化和生长;体细胞胚在无附加激素或附加激素浓度分别低于0.2mg/LNAA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上,均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结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是诱导防风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细胞分裂素在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