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16篇
综合类   3089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铝胁迫对大豆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铝胁迫对大豆根际4种土壤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处理对4种土壤酶都有明显的影响;在高铝胁迫下,4种酶的活性都下降,将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中等铝处理对4种酶的影响有所不同.3个大豆品种在铝对根际土壤酶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62.
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蛋白质、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3.
在测定了BmNPV—Ch(中国株)和HaMNPV vp39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顺序,并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日本株)的VP39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知的各种杆状病毒中,VP39蛋白是一个保守性较强的蛋白质,Bm—NPV—Ch 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HaMNPV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3.7%、58.2%、39.9%、97.1%、92.8%。HaMNPV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BmNPV—Ch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3%、59.0%、40.2%、93.1%、92.8%。通过氨基酸亲水性分析比较,探讨了VP39蛋白结构与杆状病毒进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脱脂豆粕蛋白对乳酸菌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脂豆粕经过 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后 ,得到脱脂豆粕蛋白。在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脱脂豆粕蛋白 ,研究脱脂豆粕蛋白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脱脂豆粕蛋白 ,能够使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速度显著提高 ,证明脱脂豆粕蛋白不仅作为强化营养添加剂 ,而且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因子 ,在酸奶等生产上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对转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的第四代番茄及其对照经低温处理后,对幼苗叶片组织可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含量。发现转基因各组经低温诱导后的可溶性蛋白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发生变化。其中A-Ⅲ区电泳谱带迁移率加快,C区和B区语带染色加深.说明导入的afp基因已经表达,并使番茄获得抗寒性。  相似文献   
66.
Bonding between fluorescence dyes and protei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7.
68.
69.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反转录和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由PCR扩增出的cDNA带谱会随着叶片的不断衰老而发生较明显的改变,初步证明,至少有一条cDNA带为绿叶样品所特有,另外,两条cDNA带则为衰老叶片样品所特有,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分离大豆叶片衰老时特异表达基因及其启动子和最终实施转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芥菜(Brassica junceaL.)小孢子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芥菜(BrozvleajunceaL.)的7种基因型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取2~41mm长的花蕾.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后移到25℃继续暗培养,3周后统计形成的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转移到无激索MS琼脂培养基直接或经二次分化得到小孢子植株.7种基因型均观察到细胞分裂,6种基因型获得了小孢子旺,3种基因型得到了再生植株.各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差异根大;产量最高的“成都大头菜”,平均每蕾小孢子胚产量为10.O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