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4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给灌浆工程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技术手段,先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规律、粘性特征、扩散行为,最终归结为一个数学模型,以此模型预测表面活性剂在土层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论述了羰基硫在水解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数据处理和模型优选。通过侯选模型的筛选、实验数据的回归、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误差随机性的评价,以及回归参数的物理意义的评价。确定了Freundljch等温式是描述这一体系的最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界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在油(空气)—水界面上的吸附。并采用 Gibbs 方程进行了处理,发现其吸附等温线符合 Langmuir型。考察了不同油相(苯、环己烷、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对临界胶束浓度(cmc)、饱和吸附量(Γ_∞)以及分子占据面积(A_∞)等的影响。计算了胶束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及因油在胶束中的增溶而引起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的变化值。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SEM,XRD,BET和IR等现代仪器,研究了用于羰基硫水解的TGH催化剂及其载体γ-Al_2O_3的表面结构、酸碱分布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由γ-Al_2O_3浸渍活性组分制成TGH催化剂以后,结晶结构、孔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活性表面上,使表面碱分布增宽,强碱中心数目增多,吸附COS和CO_2等酸性分子的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且,两个表面对CO_2的吸附是均匀的,对COS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105.
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_2O_3为载体,在底物、Co ̄(2+)和Mg ̄(2+)、明胶的保护下,采用先吸咐后交联的方法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静态酶活10000μ/g以上,稳定性高于只用吸咐法制得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表面吸附是一种相变化的观点,由相平衡条件,用热力学方法建立了单分子层吸附的统一方程,并进一步导出了一系列的吸附等温式。参2。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对PVC样品进行了表面氧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均分子量的样品其分解温度各不相同,且均存在HC1加速脱出的动力学特征。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表面氧化后,平均分子量较低的样品其分解温度提前幅度较大。以丙酮做为探针分子在PVC表面吸附,并结合表面氧化数据,计算了不同平均分子量样品的表面双键含量。通过定量分析脉冲氧化数据,得到了PVC的表面氧化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相应的速率方程,并发现:不同PVC样品的表面氧化反应活化能与其表面双键含量及平均分子量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8.
放射性Cs,Sr在土壤中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铯、锶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和滞留因子Rd。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溶液中核素浓度较低时,铯、锶的分配系数Kd基本保持不变;核素浓度较高时,分配系数Kd随浓度增加而减小; Kd值还随pH升高而变大,随溶液中其它阳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小。动态模拟试验表明:铯的迁移速度小于锶的迁移速度。虽然动态试验与静态试验的分配系数有一定差异,但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朗道相变理论,讨论了W(100)表面因氢吸附引起的结构相变,求出了W(100)表面顶层W原子的位移随温度和氢复盖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W原子沿〔110〕和〔010〕两种可能的位移方向,给出了H/W(100)系统在低复盖度下的相图.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讨论了维纤素酶的吸附作用。在相同条件下,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随着酶或底物的不同而不同。对同一种底物来说,能吸附在纤维素上的酶越多,这种酶的纤维素分解率越高。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与底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木质素能吸附少量纤维素酶,但更重要的是,木质素的存在,妨碍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吸附作用。底物的 Km 值越小,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越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