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57篇
系统科学   149篇
丛书文集   157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50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上分103型气相色谱仪,改装填充柱为毛细管柱后其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同类仪器水平。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DHR对己酸与低级脂肪醇直接酯化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HR型固体酸是醇酸直接酯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酯化产率达9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未发现其活性明显降低.用该催化剂合成了已酸乙酯、丙酯、丁酯、异丁酯和戊酯五种己酸酯.此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用TiO_2/SO_4~(2-)固体超强酸催化苯氧乙酸与烯丙醇的酯化反应,研究分析了反应因素对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86.0%.  相似文献   
124.
导电高分子和无机氧化物为基灵巧窗口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合成的方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分别镀上了电致变色的三氧化钨和聚苯胺膜,并将这两种ITO玻璃用高分子电解质粘结形成灵巧窗口。当外加电压在-1.4V-+1.4V之间变化时,灵巧窗口在可见光区具有很显的透光率变化。  相似文献   
125.
利用天然矿物高岭石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应制备了Na1+2xAlxZr2-xSixP3-xO12系统的矿物快离子导体材料.X射线衍射表明,该材料具有Nasicon型的骨架结构,298~673K离子电导率为001~1mS/cm,激活能4053~5211kJ/mol,当x=05时呈现最高电导率,在673K时其电导率达到25mS/cm,它的活化能为4053kJ/mol  相似文献   
126.
分别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和Fritz-Schlunder3种等温吸附平衡关系,对粒内细孔扩散控制时的搅拌槽液相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研究,同时指出:日本学者铃木基之和河添帮太朗等人在应用单点拟合法确定粒内有效细孔扩散系数Dp时,将无因次吸附时间等于10视为吸附平衡时间是不合理的,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27.
128.
以AutoCADR12实体造型模块(AME)为图形输入工作平台,研究了AME提供的六种基本实体的DXF文件数据格式,开发出铸件实体有限差分网格剖分程序,并举出实例.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报导了用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方法,并讨论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测定了不同复盖度下的苯-正己烷和正庚烷-正己烷两个二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的组成吸附等温度,以及单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吸附的BET常数.结果表明,随着复盖度的增加,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都向下靠近它们各自的气液平衡曲线,可以近似地将二组分气相与吸附相的平衡看成二组分的气液两相平衡,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方程式模拟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