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3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温度循环和在反偏压下强光照对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电池在90℃,4.5V反偏压下,经550mW/cm~2 的卤钨灯光照后,短路电流增加.光致衰降减小,长波响应改善.用内电场的变化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2.
63.
“授时历议”见于《元史·历志》,是一篇用以阐述《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编制,行用于AD1281—1644)博大精深的长篇论文.通过对其中“仲康日食”记录的研究得出:1)“仲康日食”是一个与古代天文家推步合验的事件;2)《授时历》能求解出大部分“仲康日食”的现有结果;3)公元前2128年10月13日是僧一行(683—727)和郭守敬(1231—1316)推步“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但尚未得到现代计算的认同;4)公元前2128年为仲康五年,只是古代的一个年代学结论.  相似文献   
6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电池。电解质是关系到该电池稳定性的重要材料。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分类,讨论了准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使用传统的液态电解质获得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使用准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重点讨论了准固态电解质以及无机p型半导体材料、有机p型半导体材料和导电高聚物等几种主要的固态电解质的特点和相应的电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太阳高能物理》所表述的太阳耀斑流行理论作了讨论,给出一种新的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模型。并指出太阳耀斑中存在两个独立过程,有~12.5keV(p-e-p~12.5keV)、~25keV(p-e-A ~25keV)、~25keV(d -e-d ~25keV)线发射和(d,d)聚变。对太阳耀斑的一些主要现象作了分析,给出了太阳耀斑中X射线和高能粒子与流行理论不同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不同溶剂和不同对电极对I3-的还原电位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影响。在I3-/I-的离子浓度和染料敏化TiO2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能使I3-在较高的电位下就能还原的对电极溶剂有较高的开路电压。相对于Pt对电极,用石墨作对电极时有较高的开路电压,这是由于小电流时I3-/I-在石墨表面的还原反应过电位要比在Pt表面小。  相似文献   
67.
日食时差算法是日食计算中的核心算法,在日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授时历》和《回回历法》中的时差算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回回历法》中的时差算法在自变量的完备性、符号的选择以及精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授时历》,该结论对评价中国和阿拉伯传统日食算法优劣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分别发生在2003年10月28日和2003年11月18日的两次相似的强烈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通过比较这两次CME事件以及它们的行星际响应,分析了其伴随的两种主要空间天气效应: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和地磁暴.这两次CME事件均伴随有一个强耀斑和一次暗条爆发,并且之前都有一个较弱的CME从同一源区产生.第一个CME事件引起了一次极大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而第二个则没有引起明显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这两次CME事件均引起了大的地磁暴,且第二个CME所引起的地磁暴比第一个CME所引起的地磁暴更强.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次CME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现象和对应的行星际磁云(MC),讨论了这两次CME引起不同空间天气效应的原因:形成不同强度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在于CME爆发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在这两次事件中显著不同,而地磁暴强度的差异则是由行星际MC轴的方向以及MC经过地球时的相对位置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9.
针对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该集热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采用该集热系统的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一天中不同时段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吸附剂解吸温度及单位集热面积的制冷功率,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商品P25为原料,利用涂层和热处理的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制备纳米TiO2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均匀、内部含有许多的纳米孔洞。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表面热处理前后TiO2的晶体结构没有显著变化。将纳米TiO2膜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并研究了其光电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