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9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2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10篇 |
丛书文集 | 94篇 |
教育与普及 | 7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0篇 |
现状及发展 | 25篇 |
综合类 | 4324篇 |
自然研究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300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294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468篇 |
2006年 | 376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266篇 |
2003年 | 232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郭兴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9):110-111
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形成协作机制,同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规范运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拓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领域是社会捐助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2.
曾群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69-72,116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理论和技能协助服务对象自我帮助.根据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承担起参与灾后社区社会服务的责任,把服务有需要灾区民众作为首要职责,并在服务理念、策略和技巧等方面贯彻助人以达自助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3.
张秀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9)
介绍了信息不完全与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理论成果,指出作为信息情报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这一领域最为成功和最活跃的理论. 相似文献
74.
田俊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4)
通过N风景区例证,认为风景区社会体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理边界、社会边界和社会体职能所交织的社会结构状态的存在,其特征具有随机性与选择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等,而解决的对策应是加强各方社会体的利益关系调适与文化上的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75.
张进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03-104
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探讨了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阐述了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6.
邓乔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8-33
汉代随着上帝观的改变和重建 ,出现了相应的祭祀仪式和造型艺术 ,神仙思想的流行 ,造就出绘画中的诸神系列 ,伏羲、女娲也在画中大量出现。汉画多历史故事 ,更多是表现世俗生活。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 ,使“玄想”与“实际”一体 ,遂使神仙、历史人物、现实生活并见于画面。 相似文献
77.
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通过"上海叙事"尽其所能地反映了渐变时期的上海社会风貌,尤其是上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社会变迁深潜于"上海叙事"之中,"上海叙事"是由转型时期的上海社会变迁所生成的。 相似文献
78.
开源节流 降本增效——浅谈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效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8)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从财务管理角度探讨了供电企业如何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79.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界拥有较高的地位,虽然他的理论过于宏观和抽象,但毕竟他是尝试将欧洲经典社会学理论糅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框架的第一人。在研究现代性问题时,塔尔科特·帕森斯是一个无法跨越的人物。帕森斯的现代性理论可从现代性的可能、现代性问题的诊断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0.
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从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发现祠堂重建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行为,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权力博弈的产物。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寻找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归属感,团结了族人,强化了宗族意识,在村落之间也有利于树立本族的新形象、提高本族的声誉。从本质上说,祠堂重建并非一种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的保护,而是当下社会人们的一种积极选择,这种选择有意无意间促进了村落内部的团结与和谐,同时,也让人们在物质增长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精神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