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6篇 |
综合类 | 448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针对危险化学品实体识别及关系识别的问题,本文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连接条件随机场(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with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BiLSTM-CRF)模型,通过引入双向编码器表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模型结合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预训练命名实体模型BERT-BiLSTM-self-Attention-CRF,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文本进行字符级别编码,得到基于上下文信息的字向量,增强了模型挖掘文本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自行构建的数据集上,本文模型优于其他传统模型,其F1值为94.57%。 相似文献
124.
高校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分析和评估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因素,从人、物、管理、环境、技术和其他共6个方面识别了127个风险因子,并筛选出41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建立了风险评价体系。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指标模型。结果表明,管理因素被认为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级指标,其次是人的因素。在二级指标中,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C12)被赋予最高的权重,其次为危险化学品性质(C22)、法律法规(C36)、安全准入(C32)、经费保障(C21)等。结合权重结果,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中心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危化品管理进行了定量评估,并针对关键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控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125.
光化学烟雾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稳婵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69-71
文章分析了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其形式的机理以及造成的危害,同时提出了防治光化学烟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6.
目前,国内公安消防部门在烟雾浓度测试时,规定使用某地生长的有一定干燥度的核桃壳,适当处理后在特定装置内进行不充分燃烧,以此作为烟源进行烟雾浓度的测量.对这种方法,我们甚感不便.在实践中我们应用光散射原理,以香烟、报纸等物质在自行设计的装置内进行可控、不完全燃烧来进行烟雾的研究.并采用散射光度法测量动态烟雾的相对浓度.测量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光强随烟雾浓度增大而增加;散射光强与波长有一定关系,并有一最佳散射波长;散射光强随烟雾浓度变化曲线呈三个区域.我们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127.
中草药添加剂对烟气相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祁俊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1):31-33
采用五味子、藿香、甘草、降香的乙醇提取液作为卷烟添加剂,讨论它们对卷烟烟气中有害健康的烟气相自由基的降低情况,为生产低毒卷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于2003年5月19日至6月17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超微可湿性粉剂和3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办公楼前(A区)、化学实验楼前(B区)、水塘区教工宿舍周围(C区)、学院图书馆旁(D区)的九里香自粉病(Oidium sp.)进行药效防治试验。每区设70%甲基硫菌灵1000倍、75%百菌清600倍、20%三唑酮1000倍、0.2波美度石硫合剂、清水对照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喷药3次。每次喷药后第7d调查防治效果,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用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防治九里香自粉病,效果均优于生产上惯用的三唑酮、百菌清,平均防效达76%以上。 相似文献
129.
自制串联采样装置,优选出前处理方法,并用GC,GC/MS测定焦炉烟气的有机污染物.7次采集并分析样品,共统计出12类,2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一次采集滤膜吸附剂中有92种有机化合物,聚氨酯泡沫吸附剂中有66种,GDX-102有36种,活性炭中有32种,吸附液仅有7种.重点污染物大都存在前二种吸附剂中,后三种吸附剂中仅有三种多环芳烃.这几种吸附剂中的化合物80%是重复的,仅有20%不重复. 相似文献
130.
利用锥形量热计对我国煤矿传统使用的非阻燃橡胶输送带和目前推广应用的PVC和PVG阻燃输送带在20~50kWm-2辐射能量条件下的点燃性能、热释放性能、烟气毒性及烟气的减光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非阻燃CR输送带的火灾危险性远大于阻燃输送带PVC与PVG,但阻燃输送带PVC与PVG的CO生成率较高。上述实验为矿井火灾火源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矿用阻燃输送带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