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568篇
系统科学   209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84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列车通信采用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MVB)网络传输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动态优先级时间片轮询算法.该算法根据非周期数据的优先级进行仲裁调度,通过优化算法复杂度、减小数据等待延时和阻塞延时,解决了MVB网络实时性的问题.并对MVB总线非周期数据的实时性、公平性等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MVB总线非周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公平性,可满足列车通信网络标准ICE61375-1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新型化学酶法——开环易位聚合反应(ROMP)与酶促开环聚合反应(eROP)联用合成嵌段聚合物PCL-b-PB-b-PCL,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产物的结构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C数据向高分子量移动,即成功合成了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物可完全水解,且GPC数据向低分子量移动,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3.
运用算子论方法研究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P点*-Lie导子.设M是Hilbert空间H(dimH≥2)上的因子von Neumann代数,证明了线性映射ф:M→M对所有的A,B∈M都有AB=P(P是一个固定的非平凡投影),如果满足ф([A,B]*)=[ф(A),B]*+[A,ф(B)]*,则ф是*-导子,其中[A,B]=AB-BA,[A,B]*=AB-BA*.  相似文献   
154.
借助模糊数的左端点和右端点给出局部Lipschitz模糊函数的一个等价刻画,并引进了局部Lipschitz函数广义方向导数的概念.利用两个集合的间隔和距离给出局部Lipschitz模糊函数的若干性质,并举例给出求广义方向导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考虑广义变分不等式问题,通过对广义变分不等式的K-K-T方程构造组合同伦方程,给出了同伦路径存在的条件,从而得到了无界区域上广义变分不等式有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分析传统基于概率度量的K邻近置信度评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差距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并在UCI数据集上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大差距的置信度评估方法在宏平均召回率、宏平均精度及所用时间上均优于K邻近置信度评估方法,从而可进一步优化半监督分类学习中数据样本的置信度评估.  相似文献   
157.
针对 IEEE 802.15.4协议存在的退避指数范围较窄、缺乏优先级区分服务和时隙分配算法粗糙的不足,融合了基于碰撞感知的二进制退避算法和优先级区分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敏感的时隙分配算法,用以降低时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提高时隙带宽利用率.最终以汽车传感网为应用对象,在 OPNET中验证了所提出的融合改进型协议较原有协议在实时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8.
文章利用微波网络理论与矩量法相结合,系统地分析、计算了对数周期天线阵的输入阻抗、增益及方向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任意波束指向和最大输出功率下,天线阵的最优激励进行了详细分析,所得结果对天线阵的合理布局及超视距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9.
联合抗多址干扰技术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将智能天线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可抑制相干干扰,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优化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采用智能天线接收后进行多用户检测的CDMA系统模型,并引入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来消除窄带干扰.Matlab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抗干扰模型较好地提升了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60.
为考察地铁车辆天线梁的安全可靠性,基于在线测试进行了ATP吊座处振动加速度和疲劳薄弱点的动应力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天线梁进行随机振动分析确定疲劳薄弱部位,从而为电阻应变片布置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在空车和超员工况下获得ATP吊座处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和疲劳薄弱部位的应变-时间历程,对所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ATP吊座处3个方向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谱.采用雨流计数法和结构损伤一致性原则对应变-时间历程分析,得到各测点的应力谱和等效应力幅.结果表明:整个过程ATP吊座处的加速度和疲劳薄弱部位的应力的小幅值出现次数占整个过程的绝大部分,而出现大幅值的次数很少;在空车时ATP吊座处的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大于超员的状况,疲劳薄弱点的等效应力幅是超员的大于空车的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