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柴油流动改进剂对柴油中蜡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自行研制的AVM系列柴油流动改进剂对蜡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加入,使柴油中的蜡晶变短变小,阻碍蜡晶相互连接搭桥成网.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加入量根据柴油组成不同,都应有一个最佳点.对于不同柴油,柴油流动性改进剂中各组成存在一个最佳配比,这一配比下的产物降滤效果最好,微观表现对蜡晶的改善也最明显.大量的数据表明,柴油的蜡晶变化图像与实测的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2.
Auto-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esel spray in the controllable active thermo-atmos-phere (CATA) were studied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video system. Multi-point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of diesel spray in the CATA was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utoignition were analyzed.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the spray flame in different coflow temperatur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flames wa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factors: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and flame spread in high coflow temperature. The tes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autoignition delay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and ha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erature. Autoignition delay decreases by almost 10 ms from 16.9 to 7.1 ms whe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996 to 1048 K and only 4 ms from 1048 to 1101 K.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 terms of nozzle diameter, injection pressure and pump speed, have some effects on autoignition delay while these effects depend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lies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autoignition delay because it can shorten the physical delay by improving the spray quality and enlarging the spray angle or penetration rate to im-prove mixture quality.  相似文献   
73.
为了评价在我国发展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的车用合成燃料所带来的能源和全球变暖影响,使用“从矿井到车轮”的方法对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在资源开采、炼制加工、运输分配及最终使用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计算,并与传统汽油和柴油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的全周期石油消耗远低于汽油和柴油,对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有一定作用。在能源消费总量、化石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天然气基燃料优于煤基燃料,但两者均明显劣于汽柴油,对中国未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构成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74.
随着柴油机向高速、大功率及高效率方向发展,其噪音、振动问题将更加突出,并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颁布了关于内燃机噪声的限制法规,因此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振动是当今内燃机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某493柴油机的噪声优化为例,着重分析了噪声声源的产生和优化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5.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带有排气净化器的6100非增压柴油机和6100涡轮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排气净化器在柴油机排气管上的安装位置以及排气净化器阻力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器的安装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净化器的阻力却对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工况下对6100非增压柴油机和6100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计检测器(GC-PFPD)对催化柴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催化柴油中硫化物的类型主要为苯并噻吩类(BTs)和二苯并噻吩类(DBTs)。研究表明,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比较容易被脱除,而当催化柴油中总硫含量在500×10-6时其主要硫化物形态为二苯并噻吩类;不同烷基取代的DBTs的加氢脱硫(HDS)转化率不同,其被加氢脱除由易到难顺序为:C1DBT→C2DBT→C3DBT;而单个硫化物被加氢脱除由易到难顺序为:DBT→4-MDBT→2,4,6-TMDBT→4,6-DMDBT。实验发现,加氢柴油中的硫化氢可以被氧化成元素硫,从而影响总硫分析结果。采用GC-PFPD可以有效地对最低硫含量在(5~20)×10-6的超低硫柴油中硫化物以及元素硫进行分析鉴定,为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的筛选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用分段喷油器实行发段射油以改变喷油特性,使喷油的初期速率降低,而在喷油持续期内逐渐升高,这样使燃烧初期放热率减而随后逐渐加快,从而可以改善柴油机的排放并降低燃油的消耗率,对使用分段喷油器的喷射规律作了研究并在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采用分段喷射装置后在微粒未增加的情况下,NOx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8.
换气过程对柴油机动力性 ,经济性及排放指标等有较大的影响 文中用建立的换气过程缸内压力计算模型及实测缸内换气过程时的低压示功图 ,对一台单缸、水冷、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进、排气门间隙变化引起配气相位变化时的换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进、排气门间隙减小时 ,进、排气门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换气损失减小 ,充气效率增加 当进、排气门间隙过大时 ,换气过程性能变差 转速不变 ,负荷变化时 ,充气效率变化不大 转速为 1 650r/min时充气效率较大 ,当转速高于或低于此值时 ,充气效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79.
对船用柴油机活塞顶检验过程中的冶金质量进行了分析,分别用MM6金相显微镜和HX-1000维氏硬度计对原材料和调质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及晶粒度和硬度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冶金参量在调质处理前后有较大改变,原材料的晶粒度及金相组织已不能代表成品活塞的晶粒度和金相组织,对同炉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检验则更能代表活塞顶的真实晶粒度.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小型柴油机采用的油泵—油管—喷咀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对油管内一维不稳定流动过程的数值解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并采用变步长方法处理边界条件。验证实验表明,不同工况时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均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