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根据六口钻井中的介形虫、轮藻及腹足类化石,结合岩性特征及区域资料,对束鹿凹陷南部下第三系重新进行划分和对比。论证了凹陷南部缺失沙河街组二段,沙一段与沙三段之间为假整合接触。确证本区的主要储油层为沙河街组三段。同时还根据微体古生物群的古生态特征、化石组合、分异度等,对本区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山西省煤层气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西省煤层气研究与勘探工作现状,从煤体特征、煤的生烃演化、孔隙特征、渗透性和储层压力、吸附与解吸特征、含气性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煤层气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93.
张强凹陷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将张强凹陷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空间分为7种基本孔隙类型,这7类孔隙形成了孔隙型和致密型两种孔隙组合关系。研究发现:沙海组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分布和物理性质变化很大,微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碎屑岩沉积组分的结构特征、机械压实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和不稳定组分溶解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导致张强凹陷沙海组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methods includingsandbodies modelling of the outcrops, sedimentary facies ofthe cores and well logs of the drilled wells, and the reservoircorrelation of interwells,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Kela-2 gas field are a suit of high-quality naturalgas reservoirs with great thickness, extensive and continuousdistribution,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a few bar-rier beds. Sedimentary facies and microfacies are the main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nd interiorheterogeneity. Based on a great deal of data of rock's thinsection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the parameters of capil-lary pressure,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controls, mechanismand evolution of pores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consideredthat compa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diagenetic dolomiteand calcite cements have effect on the decline of reservoirsproperty. Now compaction is chiefly middle to weak. Thebetter reservoirs have no or a few calcite cements. In theearly of deep buried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inly remainder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The authigenic kaolinite ofreservoirs i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issolution of feldsparsand lithic fragments. The dissolution results in the partlymodified and broadened second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the late of deep buried stage, structure fissures and over-pressure were in favor of improving and preservation ofthese pores.  相似文献   
95.
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岩矿测试和测井等资料 ,对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演化和储集体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古近系新近系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发育了 4个三角洲沉积体 ,其前端或侧缘有碳酸盐岩的灰坪、云灰坪、藻丘和滩沉积。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在时间上均构成下部的退积型沉积序列和上部的进积型沉积序列。各地区发生进积与退积转换的时期不同 ,并且这种不同在沉积岩性的组合特征上有所反映。祁漫塔格和七个泉阿哈堤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干柴组上段 (E23 )中期就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这两个物源区的进积沉积层序发育时期长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从E23 中期开始就明显增加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不甚发育 ;索尔库里干柴沟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油砂山组 (N12 )早期才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该物源的进积层序发育时期短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于上油砂山组 (N22 )时期开始发育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十分发育 ;阿拉尔物源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6.
“双碳”愿景下,CO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2-EOR)因能在增强驱油的同时实现CO2地质封存而愈发受到重视。当前,一是我国滩坝砂油气藏注不进采不出矛盾突出;二是对于较深埋藏、较高地层温度的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缺乏较成功的CO2-EOR开发实践;三是国内对此领域系统归纳研究较少。开展滩坝砂油藏CO2-EOR的应用研究需求较为迫切,本文以高89为对象,借鉴国外CO2驱项目实例,从地质条件、油藏工程、评价标准出发,在CO2驱油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了CO2-EOR在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的适应性评价,并从技术工艺层面、经济政策层面,简述剖析了气源、混相压力高、气窜、伤害、产出CO2气的收集等CO2驱油的5大挑战和相应攻关方向,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类似滩坝砂油藏开展现场先导试验和工业化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本文推荐了一种用PR状态方程计算等体积消耗数据的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以及与国外文献计算位的对比,符合程度较好。 笔者还计算了中原油田文72井凝析气的等体积消耗数据,并根据此数据用相平衡计算方法预测了定容凝析气藏以消耗方式开采时的生产动态。本文的贡献是解决了计算方法,待国内有相应实验数据时即可投入实际应用。 文中1—4节概述了以状态方程为基础的相平衡计算方法,包括加速逐步迭代法及带回程序的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育陆相坳陷型湖泊三角洲相低渗储层。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等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延长组长6-长2段低渗致密储集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成岩动力学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渗透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组砂体以长石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矿物成熟度低;②孔隙类型包括残余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其中残余粒间孔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③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等,其中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不足;④成岩作用开始较早、塑性岩屑颗粒大量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早期砂岩孔隙丧失的根本原因,碳酸盐岩胶结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是造成后期储层岩石致密的主要因素。含油气性分析结果表明,砂体的不同沉积成因类型是层间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同一成因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是层内含油气性差异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存在砂体内部及层间地震反射弱,资料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较小炮检距、较小面元、较宽方位角、较大非纵距和较高的纵、横向覆盖次数等面元属性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该区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建立了表层条件“特征网”,通过寻找表层变化“突变带”,可为最佳激发因素的选取提供可靠依据;总结了频谱分析的有效方法,提出要以砂体解释的需要为目标,避免陷入盲目追求高频率的误区。以上技术与方法在济阳坳陷官7地区岩性油气藏地震采集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显著地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解决了小砂体及内部的弱反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平行双管与同心管注汽技术是为解决水平段吸汽剖面不均而提出来的稠油水平井完井新方法。采用稳态实验方法,进行了多孔介质中稠油的渗流特征实验。在获取了零启动压力梯度拐点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双管分段注采对水平段吸汽剖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测得的两种稠油油样在油藏条件下的零启动压力梯度的拐点温度分别为72℃,65℃。储层与流体物性参数、注汽方式以及注汽参数等均对双管注汽开发效果有所影响,其中水平段的沿程非均质性、注汽方式、周期注气量、蒸汽干度和盲管段长度影响较大。当盲管段长度较小时,纵向加热半径也较小,此时A、B两段注入的蒸汽发生窜通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