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75篇
综合类   157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鉴于吹填土具有含水量高、地下水埋藏浅、表层承载力低等特点,工程建设中采用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对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针对以粉砂、粉土为主(土层含大量粘粒)的吹填土,采用明沟排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通过低能量预夯、推土机碾压等辅助方式配合降水,加快降水周期;针对以粘性土(土层含大量砂、粉粒)为主的吹填土,采用真空降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真空降水,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减小土体饱和度,有效拓展了强夯法的适用范围.此外,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在夯击过程中应遵循"少击多次、先少后多"的工艺,使夯击能与超静孔隙水压的消散速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2.
通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了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工艺下的凝固过程,并原位观察该过程样品表面的变化,探讨样品表面变化与第二相析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合金钢钢液的凝固冷却,样品表面会出现细小浮凸;该浮凸出现的温度及分布位置与第二相的析出理论计算及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一致;通过原位观察该浮凸的产生,可间接表征第二相的析出,有利于分析第二相对基体组织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低碳Ti-Mo系的热轧板进行了组织分析,同时对其中的纳米粒子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强化机理分析表明析出强化对于屈服强度的贡献值可达291 MPa.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纳米粒子相间析出的排间距会减小,相间析出的排间距与其在铁素体中形核点位置有一定的离散值,但基本上呈一定的固定值.α/γ界面的观察和采用不同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相间析出的产生主要与α/γ界面的台阶形成有关,相间析出的排间距大小由台阶高度、晶界扩散系数、等温温度、台阶面迁移速率等决定.  相似文献   
164.
为揭示短时冻区气候下土坡浅层水热状况,利用有限差分技术编制边坡水热耦合程序,分析福建地区典型短时冻区气候下土坡浅层的冻深、冻结时间与含冰率状况以及日最低气温、辐射与平均风速对土坡浅层的冻深、冻结时间与含冰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福建典型短时冻区气候下,土坡浅层最大的冻深约为10 cm以内,浅层一般约在4:00开始冻结,含冰率峰值一般出现在表层以下;日最低气温对土坡浅层冻深、冻结时间与含冰率峰值均有明显影响;风速及太阳辐射对土坡浅层冻深与含冰率峰值影响不大,但对土坡浅层冻结时间的长短影响较大。建议短时冻区土质边坡冻融失稳分析时重点关注浅层10 cm左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5.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WPF)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时间卷积网络(TCN)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DWT-TCN-LSTM),对超短期风电功率进行预测.将DWT-TCN-LSTM模型分别与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和卷积长短期记忆(TCN-LSTM)混合模型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3种评价指标值对各个模型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WT-TCN-LST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6.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短缺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得到重视。风能是被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之一,在生产工作中,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需要对其功率进行预测。依托风场日常记录的历史数据,传统学习模型可对风功率进行短期预测,但往往仅使用自己域内的历史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该类算法导致结果片面,局限性大,不能有效使用类数据中的隐含联系,抑制原始数据缺失或异常值引起的模型性能下降问题。笔者设计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深度迁移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带降噪处理的自动编码机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应用深度迁移方法共享隐藏层,挖掘特征之间的隐含联系。最后,从具有相似特征和地理位置的风场数据中迁移重要知识,提高模型准确率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较之未使用迁移的方法更充分利用现有数据,预测准确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7.
针对在原油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个以最小化管道转运能耗、供油罐使用个数、蒸馏塔使用供油罐的切换次数、原油在供油罐和管道中的混合成本为目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针对原油短期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叉和变异算子.最后,该文对比分析了8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NSGA-III算法在求解该问题时的性能较优.与现有研究对比,该算法在减少调度过程中的能耗和原油混合成本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8.
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m雪芯,顶部13m的δ^1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首次揭示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而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雪芯资料表明,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明显减少,说明整个Lambert冰川流域20世纪4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同时研究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稳定同位素比率和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9.
考核了正规溶液理论、聚合物溶液理论和状态方程法计算石蜡沉淀的热力学模型 ,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高压下的油藏流体及油罐油 ,采用状态方程法较适合。在所选用的 4个状态方程中 ,PT和DG状态方程计算精度较高 ,PT方程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0.
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电磁铁悬浮间隙预测方法。考虑高速磁浮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气动荷载,建立了列车仿真模型并计算列车的动态响应;通过PyCharm建立LSTM神经网络,并以高速磁浮列车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为样本集,构建了高速磁浮列车电磁铁悬浮间隙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和评价指标进行评判,验证了所提出的电磁铁间隙预测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