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40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mmary In the realm of human circadian rhythms, the masking effect is defined as the change in the course of deep body temperature induced by changes in the degree of physical activity, or by the alteration between sleep and wake. This effect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during internal desynchronization where the rhythms of deep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sleep-wake sleep-wake sleep cycle — i.e. one of the masking factors — run with different periods.Every sleep onset is accompanied by a rapid drop, and wake onset by a rapid rise in deep body temperature, each one with an overshoot of about 50% of the steady state variations. When rhythm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dominant temperature period as the screening period, exclusively from data obtained during sleep episodes, on the one hand, and from those obtained exclusively during wake, on the other, two average cycles emerge: the sleep temperature curve and the wake temperature curve. Both run in parallel but are separated by the masking effcct. As derived from many experiments, the mean masking effect amounts to 0.28±0.06°C. The masking effect also depends to some extent on the phase of the temperature rhtthm; it is larger than average around the temperature maximum and during the descending phase of the temperature cycle, where the alertness commonly is highest and the probability to sleep, in general, and the REM sleep propensity, in particular, are smaller than average. This also can b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leep temperature curve is phase advanced relative to the wake temperature curve; this, on the average, by 0.9±0.3 h.If the individually determined amount of masking is added to the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during sleep, or substracted from the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during wake, a temperature curve emerges that can be though of as being purified of the masking effect. Analyses of this artificial curve allow estimation of that part of the internal interactions uninfluenced by the masking effect. On the average, about half of the amoun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hythm of sleep-wake and that of deep body temperature is explained by the masking effect, whereas the other half is oscillatory interaction. Both types of interaction are inherent and inseparable parts of the circadian clock mechanism, as can be deduced from model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船舶甲板开口边缘受拉的Ⅰ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并探索焦散线方法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采用透射焦散线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模拟一般散货船带舱口的上甲板,制作了带孔有机玻璃透明试件,并采用加热法开出孔边裂纹.在数字焦散线实验系统中进行实验,获得了清晰的全场焦散线数字图象.应用焦散线图象自动处理程序精确地测出焦散线的最大直径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并对裂纹尖端初始焦散线引起的实验误差作了处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十分接近,表明船舶甲板开口边缘受拉的Ⅰ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与甲板中的总纵拉力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以初步设计方案为基础,利用ANSYS Workbench集成建模功能,实现了PRO/E船舶牵引机械实体模型与ANSYS Workbench的双向关联性,建立了船舶牵引机械有限元模型,并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给出参数对结构刚度的敏感度。通过优化方案使整机质量减少24.1%,从而为船舶牵引机械的小型化、轻量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潮流能水轮机阵列的水动力特性,总结了不同横向、纵向间距下水轮机尾流变化的一般规律,梳理了水轮机阵列布局的优化方法,从人工传统优化阵列布局与计算机自动优化阵列布局两方面回顾了水轮机阵列单目标优化与多目标优化的研究进展。人工传统布局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有比较强的工程实践性,但物理试验可限制的约束条件有限,难以模拟阵列在真实海况下的发电情况;自动优化布局相比于人工传统布局更具有现实意义,但依然面临经济模块因素缺乏、多目标内容待完善、理论与实践未统一、前期准备时间较长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船闸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内河船闸通过能力,对其关键参量一次过闸平均吨位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船舶吨位与面积关系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型.结合实测资料,对模型的船舶吨位与面积关系以及闸室利用率进行了分析.船舶吨位与面积关系可采用线性、二次多项式等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闸室利用率可采用其年平均值,一般在0.5~0.7之间.验证表明:该模型结构简单,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较之规范(JTJ305—2001)推荐的方法,回避了过闸设计船型的选取及其组合等不确定性因素,能够动态地反映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趋势的影响,根据实际或预测的船舶平均吨位即可连续计算一次过闸平均吨位,为船闸通过能力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具有学习能力的FPN在航保系统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etri网模糊推理算法,引入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使其具有参数学习能力,摆脱系统中众多未知参数对专家和经验的依赖.以舰船航空保障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具有学习能力FPN(Fuzzy Petri net)的系统易损性评估模型,算例佐证了其学习效率及精度.与传统系统易损性评估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该评估模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并可推广应用于复杂舰船系统易损性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为平  郭晨  金鸿章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298-6301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船体破损以至船体进水的情况。因此,应该考虑船舶的抗沉性和应对措施,使船舶在一定程度损伤后仍具有足够的航行能力。在对船舶对称破舱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槽型水舱理论建立了船舶破舱后横摇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破舱水位和流动阻尼情况下的船舶横摇特性作了仿真和分析。最后根据船舶破舱数学模型,讨论并给出了船舶破舱情况下系统的绝对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8.
船舶航向与柴油机推进装置是紧密耦合的,但长期以来对它们的控制是完全独立的.根据线性变参数(LPV)系统设计原理,提出了基于LPV的船舶航向与主机联合控制.建立了以船速等为变参数的船舶航向与主机联合控制的LPV模型,采用LPV多胞设计方法,通过状态反馈对闭环极点进行配置,分别设计具有H∞鲁棒性能的航向与主机LPV控制器,实现二者的联合控制.以5446箱班轮为被控制对象,仿真验证了航向与主机LPV控制器在风浪干扰下联合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面向船舶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仿真计算方法.以连网柴油发电机组旋转坐标系为参考,建立了一种船舶电力系统教学模型,微分代数方程组求解采用牛顿法与隐式梯形积分法相结合.柴油机调速器依据速度下倾特性控制电网频率和有功功率分配,自动电压调节器引入均压线概念.选用中铁渤海一号船舶电力系统为仿真对象,实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动态过程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港口舰船目标自动检测的定位和类型分类是一个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中多方向性排列密集的近岸舰船目标定位和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级联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和手工提取特征相结合的近岸舰船检测识别框架。首先,使用级联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对舰船位置进行粗定位并对类别进行估计,得到一系列粗定位的垂直预测框。然后,设计一个可以准确定位舰船的斜框旋转回归器,其将第一阶段所得粗定位垂直矩形框转变为带方向的斜矩形框。最后,使用非极大值抑制的方法去除冗余的预测框。实验采用谷歌地球上采集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精准率和召回率上均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