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87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故障模糊预测系统开发环境的思想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故障诊断的现状和发展,本文探讨了故障模糊预测系统的开发环境,并研究了系统的知识表达方式和推理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高C3S水泥硬化浆体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与水化条件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水浸取法探讨了水化时间、水灰比、水化温度等因素对高硅酸三钙水泥水化硬化体系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取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和pH值随水化时间的延长、水灰比的增加和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水化14d前离子浓度和pH值下降速度很快,14d下降速度趋缓;各水化条件下离子浓度的大小主要与水化程度、孔隙率和水化产物的溶解相关。该研究对于从离子浓度方面去了解高C3S水泥的水化特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利用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路基材料用的胶结剂 ,分析了利用该胶结剂胶结的路基材料的强度发展机理。配制的掺有6 %该胶结剂以及粉煤灰掺加量在 2 0 %以内的碎石路基材料 ,7天公路工程实验强度达到了 7MPa以上 ,且施工作业性能良好 ,而成本明显低于目前用 32 5 #矿渣水泥配制的水泥碎石材料  相似文献   
94.
文章论述了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几点改善措施:即新型高性能减水荆的开发应用、外加剂的复合使用、减水剂的掺入方法、适当"增硫法"和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95.
付月胜 《山西科技》2010,25(3):91-91,108
在水泥厂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冷却水冷却,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6.
通过教学实验法和问卷测试,对目标设置训练对网球专选班学生正反手抽击球准确率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各结构要素与正反手抽击球动作准确性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祁临高速公路临汾北环段第四合同段软质地基的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结算又是决定工程造价最关键的一步,如何在这最关键的一步控制好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直接关系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效益的问题,这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所以文章就作者在这几年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经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9.
高职行业英语课程是伴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工程实施而兴起的新概念,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高职课程类型与教育类型的关系是其存在的逻辑前提,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定英语需求是其存在的根本原因,行业英语课程赖以生存的土壤、课程本身的比较优势以及相关大型实证调查反馈的现实诉求等因素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系列要素为高职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系统理据.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首次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我国科技定密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机制无法激励真实持密人申请定密,还会使虚假持密人通过申请定密而获益;2)补贴-惩罚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机制,但是不能有效区分持密人的真实类型;3)第三方认证机制可有效区分科研成果的密级并促使高密级科研成果持有者主动申请定密.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本文提出改善我国科技定密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