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4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576篇
系统科学   351篇
丛书文集   292篇
教育与普及   1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9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3147篇
自然研究   2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本文试图通过对背越式跳高的主要技术环节设置信息标识进行优化控制 ,以加强反馈信息量与信息强度 ,使教与学达到动态平衡 .  相似文献   
992.
用反相色谱法、电子天平法和ESCA对氧化前后炭纤维的表面性能作了研究。以炭纤维为固定相,正烷烃作探针分子进行了反相色谱实验,求得了炭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属BrunauerⅡ型,比表面积因氧化而增大。用电子天平法,以正烷烃-甲酰胺-炭纤维体系间接地求得了炭纤维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因氧化处理而增大。ESCA的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炭纤维表面的[O]/[C]比增大,但氧化影响仅限于表面,而对距表面5nm以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混合结构建筑温度收缩应力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的混合结构建筑,由于温度变化以及材料伸缩等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现象较为普遍。根据混合结构房屋构件之间的相互约束以及协同工作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温度收缩应力和变形的近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与现场实测的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详细论述了采场围岩特性反分析的方法、数学模型、优化方法、约束条件等等.依据以上理论与龙凤矿的实测位移,采用有限单元与带约束条件的Nelder—Mead优化方法,得出了—635水平采场岩体与岩块杨氏模量之比为0.52,以及采动引起的工作面前方煤体特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5.
“贷す”和“借リる”两个词语,中国人使用上很容易与汉语的“贷す”字和“借リる”字混淆,本文将它们作了比较,指出中日文在词义和用法上的异同,“贷”和“借リる”在日语中的基本用法及“贷す”和“借リる”后续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贷す”、“借リる”等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小井眼钻井是目前国内外蓬勃开展的钻井技术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成本,胜利油田开展了七口小井眼浅层气井的钻井试验,取得了几点认识,本文对试验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对试验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今后如何完善这项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方式及其特点,展望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方式的发展前景,并为“煤的洁净燃烧“开辟了一条高效、低污染发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三、动态填充率的计算笔者认为,以往文献关于筒体横断面上球荷回转部分面积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而至于抛落部分与切面积 F_2的计算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回转部分切面积 F_1如图1所示,设半径为 r、增量为 dr 的环形微元面积为 d F_1,则由图1所示的几何关系知。  相似文献   
1000.
阐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概念,形成的条件,物理性质及其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