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9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90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汉语修辞学中的“移就”辞格与英语修辞学的transferredepithet(修饰语移置)在定义、结构、内容、修辞效果与语义联系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对比一下这两种辞格,可以发现易位和词语的重新搭配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然而在语义联系上英汉这两种辞格又各有其独特的语义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和电力等实际工业过程参数的监视与控制的计算机中文监控软件,并对其系统组成、功能的实现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3.
为了克服FAR算法在位置预测方面的不足,定义了一种语义缓存模型,与传统的语义缓存模型相比增加了对移动单元的坐标和语义片段的时间描述,有助于预测未来移动单元可能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改进的RBF—FAR算法作为替换策略,并结合使用RBFNN进行位置预测.实验证明,通过定义新的语义缓存模型,采用新的查询替换策略,再结合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特性,使得RBF—FAR模型更加灵活,并有效地减少网络负载和查询时间.  相似文献   
24.
人类语言“名 (标记) 名”和谐语序与语言类型的对应关系是SOV型———修饰语 中心语、SVO型———中心语 修饰语。文章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名1 (标记) 名2”定中结构(主要是领属类)与其它语系的语言在语序上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名1与名2的位置作出功能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25.
浅谈汉语陪伴型名量词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甲骨卜辞以来的文献资料加以考察可以看出,汉语陪伴名量词在“S.VP1.O.VP2”的句法结构的VP2位置上形成。推动其形成的原因在于,汉语音节变化导致谓语位置的单音节数词不能再形成一个自然音步而必须后附一个语义表达上并不起作用的词。  相似文献   
26.
直接依靠人的理解判断对内容进行分类,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了解决文本内容的自动聚类问题,该文在信息系统理论与自组织神经网络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智能技术得出了内容的分类结构。提出了基于智能聚类的内容分类方法,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内容的聚类,并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基于智能聚类的内容分类示范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决环境信息学研究和应用中所遇到的数据异构、系统互操作和信息检索等问题,将信息学中本体和语义网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环境信息学,提出和设计了一个基于本体的环境信息系统框架。该框架以本体技术为核心,采用双层本体结构,提供语义级的信息共享和系统互操作,实现了环境信息服务和环境智能信息检索功能,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8.
讨论和分析了自动分词的现状,并针对分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中文文本分词自动校对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机器分词语料和人工校对语料的对比,自动获取中文文本的分词校对规则,并应用规则对机器分词结果进行自动校对,提高分词语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29.
从汉英两种语言在“字”这一层面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汉字在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后仍基本保持着形义结合的特征,指出字的构成成分较为容易,而英语则走着与汉语截然相反的道路,在形义结合上单纯词几乎没有任何特征,成为隐性复合词,只能在显性复合词的层面上来体现意义的组合关系。从英汉词汇化比较可以看到,尽管两种语言有大致相同的构词趋势,即词语压缩和短语化,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却因各自语言体系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英语是借助于词素的灵活并接和从句的压缩来调整的,而汉语则利用词组的节缩和多音节化得以实现。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构词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对我们认识语言内部结构特点和跨文化交际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细读方法"对语句"花园路径现象"的指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园路径现象(GDP)"非局部歧义.花园路径现象在语素、词汇、句子、语篇层面普遍存在."细读三知识"体现内在隐能,"细读三能力"反映外在显能,内外结合、显隐搭配形成"细读原则"(MCR).只有围绕语义中心,满足认知、结构、功能条件,符合充分性、普遍性、结合性、能释性要求,才能正确解读语句层面的花园路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