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1篇 |
免费 | 241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教育与普及 | 3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19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分流量检测-误差反馈-先导控制”原理的分流阀。通过理论分析和控制原理可行性实验研究,证明该阀的控制原理完全可行,而且可使分流误差初步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952.
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公路排水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路基湿度对路基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出发,以非饱和土理论为基础,采用渗流有限元方法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公路渗沟进行分析,并与现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由于没有考虑非饱和土的渗流情况,现行方法低估了渗流流量.所提出的饱和一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法得到了工程实例的进一步验证.指出现行公路排水设计方法主要应从设计理论基础、材料设计参数与计算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吕存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275-277
介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念、特点,阐述了工程项目计划及控制的内容、相互关系和分类,重点探讨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6.
优化双圆弧拟合的曲面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雕塑曲面CNC加工的新方法。针对目前CNC加工的园弧拟合中出现的拟合节点多、园弧段数多、误差控制困难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优化的双园弧拟合方法的误差控制方法,使拟合数据点,计算工作量及园弧数均大大减少,插补误差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本方法在雕塑曲面的CNC加工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57.
朱少平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1244-1248
对Liu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反馈控制方法,根据线性化理论及Hurwitz判据,选择控制参数以满足一定的特征值条件,从而把Liu混沌系统控制到指定的平衡态或周期轨道上.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控制结果,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958.
摘 要: 为验证煤层气注热开采的合理性,在实验室进行了考虑温度条件下煤层气的解吸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体在升温情况下煤层气解吸渗流量增加,注热开采煤层气具有合理性。根据实验结论,建立了含瓦斯煤层注热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含瓦斯煤层注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蒸汽后煤层的温度梯度改变,热量在井筒径向具有一定的热扩散位移。在热扩散范围内,煤层气更容易发生脱附解吸,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 相似文献
959.
在不改变自动分输控制系统原系统结构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自适应PID控制器,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来实时调整参数KP,KI和KD,实现了小流量下的平稳分输任务.在天然气分输系统业务中取得了较好的分输控制效果,并给出了控制优化设计和软硬件改造方案.现场运行表明,这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性能,对改善和优化工业控制系统动态行为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0.
周治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井壁破裂面特征的研究,显示出井壁的破坏荷载是水平作用力、并指出这二个井壁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在该煤矿开采后,由于矿井排出新生界底部含水层的水,在表土层底部及基岩风化带内产生较高的动水压力及渗透变形,使井筒遭受不均匀地压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