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油气田深层和新区的勘探,常会由于未钻遇目的层或探井少而缺乏有效的岩心和测、录井等基础资料,给沉积相分析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以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采用模糊C均值属性聚类得到地震相图,并结合地质基础资料确定沉积相类型,赋予每种地震相准确的沉积意义,进一步分析沉积体系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相3种沉积相;利用本方法分析沉积相时应注意充分考虑地震属性优化与如何正确赋予地震相准确沉积意义这两个问题;本方法遵循属性聚类控面,岩心测井控点的思想,为深层和新区的沉积相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是一种切实可行、客观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12.
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储层,大于70%的缝洞空间在岩溶发育期及岩溶埋藏期被沉积充填物、垮塌充填物和化学充填物所充填,造成岩溶储层极度非均质性。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矿和地球化学分析,建立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砂泥岩占总缝洞充填物的60%以上,地表河和地下河沉积特征明显,其中沉积砂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两种河流均发育心滩和河漫滩,前者砂岩颗粒较粗,常为含砾的粗—中砂岩,地化分析表明为氧化环境产物;后者以细砂岩为主,石英含量比前者高40%,为弱氧化—弱还原水体沉积;地表河沉积砂泥岩常与坡积物互层,地下河沉积砂岩与垮塌角砾岩或潜流带细粒沉积物呈互层;前者受压实作用明显,储集物性差;后者压实作用很弱,物性好、含油性好;地下河沉积砂岩是径流岩溶带重要的储层,对于深入认识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13.
探讨广州市从化区流溪河水库建库以来50多年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来源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过程。以流溪河水库不同区域的4个沉积柱为研究对象,利用端元模型分析粒度组分,结果显示:(1)河流搬运是流溪河水库的主要沉积物来源,从入库河流至水库大坝,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说明水动力逐渐减弱。(2)入库口主要受河流搬运营力的影响;库湾区远离入库口,水动力较弱,以悬浮沉积为主;过渡区受水动力和建库初期原地沉积再搬运、再沉积的共同作用,经历了受多个物源的共同影响到单一河流占主导的演变过程。(3)建库以来,流溪河水库沉积速率呈现"高-低-高-低"的演变进程,与流域内降水量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相关。水库沉积物组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区,且随水库环境演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14.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及岩心观察和测井等各种基础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山2_3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子洲-清涧地区山西组山2_3渗透率和孔隙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特征,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岩石类型、粒度以及成岩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隙度、渗透率相对较高,河口坝席状砂次之,分流间湾较差;石英砂岩物性普遍好于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则相对较差;砂岩的粒度越大,储层物性越好,粗砂岩、巨-粗砂岩的物性要明显好于中-粗砂岩、粗-中砂岩、细-中砂岩。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是一种对储层有利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有利于产生大量次生孔隙,成为碎屑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815.
大同盆地云岗组分布于大同云岗盆地、宁武静乐盆地、沁水盆地北部等地区.其命名地点在山西大同市云岗镇,其中石窟段为云岗组中段.经前人研究发现,大同盆地云岗组为辫状河沉积.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中三条典型剖面的研究,全面分析了石窟段河流相沉积特征,并完成了如下工作:①制作了研究区野外露头中三条典型剖面的素描图并建立了界面划分方案;②在界面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各单元内部岩相、沉积构造及沉积特征的分析;③综合各单元的沉积特征,并通过剖面之间的横向对比,明确了研究区各期次河流相沉积之间时间与空间上的联系;④明确了研究区河流相沉积模式并建立了相应沉积相模式概图.上述工作完成后,从研究区沉积模式概图可见古河流大致沿着自北向南的方向由北部山间汇入大同盆地,形成辫状河道沉积.沉积相总体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呈现出泛滥平原—河道沉积—泛滥平原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为大同盆地侏罗纪的进一步研究及未来大同地区的煤矿开采工作提供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816.
马来西亚CHINI铜多金属矿位区为于Lebir深大断裂东侧,为浅海相富含铜金银铅锌的碎屑沉积铜多金属矿床,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体状、囊状.为探索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根据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形条件,在矿区开展了激电扫面、一种改进的激电三极梯度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激电扫面圈定了矿区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带,激电三极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查明低阻高极化异常带的地下空间展布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CHINI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经钻孔验证,找矿效果良好.激电中梯扫面、激电三极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寻找此类矿床上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以在东南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17.
 通过对188口地热井的井口温度和单井产水量的统计分析,初步查明了中国东部主要沉积盆地热储的产能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沉积盆地型热储总体上以温热水和热水为产出特征,单井产水量以中、高产为主,总体上热储产能以蓟县系雾迷山组和寒武系-奥陶系最大,其次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其中,岩溶裂隙型热储产能变化较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建议东部地区积极开展多元化、梯级化地热利用;在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基岩地层埋藏较浅可优先选择蓟县系雾迷山组和寒武系-奥陶系岩溶裂隙型热储作为目的层,同时应加强岩溶裂隙型热储非均质性及其与产能关系的研究;而当基岩地层埋藏较深可考虑新近系馆陶组与明化镇组砂岩孔隙型热储。  相似文献   
818.
Q油田沙一段-沙二段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混合构成了多种岩性组合,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针对该油田岩性复杂、低孔低渗等特点,利用岩芯、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ECS测井等资料建立了一套基于复杂岩性识别的低渗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选用岩性、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排驱压力、中值半径、分选系数共7种评价参数,其中排驱压力、中值半径和分选系数是属于微观孔喉结构参数,通过压汞资料得到,在地质条件约束下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个参数的权重值并求得储层综合评价参数。基于该评价方法将该区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I类储层以生屑云岩、鲕粒砂岩等岩性为主,溶蚀孔发育,孔隙连通性好,测试产能高,为低渗储层中的“甜点”。  相似文献   
819.
以研究澳大利亚北卡那封盆地中生代沉积环境与烃源岩特征的关系为目的,根据盆地内400余口钻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首次系统开展了盆地中生代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评价了北卡那封盆地有效烃源岩发育特征,深入探讨了沉积环境对烃源岩有机质发育的影响。研究认为,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北卡那封盆地中生代沉积格局发生多次转变:晚三叠世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侏罗纪为隆拗相间的浅海、局限海沉积,早白垩世局部发育三角洲-海底扇沉积,晚白垩世为开阔海、半深海-深海沉积。盆地中生代发育两套优质烃源岩:上三叠统Mungaroo组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倾气型烃源岩和上侏罗统Dingo组局限海环境倾油型烃源岩,其中Mungaroo组倾气型烃源岩为盆地主要的供烃层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