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fluence of surface topography on the tactile friction of medical compression textiles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fric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for three kinds of medical textiles with various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s by using a textile friction analyzer under dry condition.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contacts of textiles/human finger, a mechanical skin model with similar texture to the skin and applied normal load oflN were selected. Meanwhile, the 3D surface topography of textiles was measured using a digital microscope. The topographical data were analyzed concerning height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ratio, and the real contact area was estimated as a function of penetration dept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vestigated textile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which were ( 0.41 ± 0.01 ) ( polyamide, jersey 2 × 2 ), (0.56 ± 0. 01) (cotton, jersey 2×2) and (0. 47 ± 0. 01) (polyamide, jersey 1 × 1 ), respectively. The textile with higher friction coefficient was found to own a relative compact and homogenous surface and larger contact area,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02.
丘陵地形特征与传统民居形式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步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地形和建筑形式与构造对湖南北部地区的某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根据现场测绘建筑形式和丘陵地形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以测试的冬、夏气象参数、夏季壁面温度、冬季采暖热源作为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地形特征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构造对建筑自然通风影响较大,且模拟结果与建筑内外的11个测点的风速测试结果比较吻合.因此,丘陵地区的复杂边界条件下,CFD分步模拟法可用于居住建筑的模拟设计,以改善其夏季自然通风并减少冬季冷风渗透.  相似文献   
103.
产品性能与加工表面质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产品性能与加工表面质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加工表面质量具有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双重性,同时实现表面形貌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表面形貌设计需要以面向功能的表面表征为基础,并与考虑表面结构特性的粗糙表面摩擦学分析相结合,通过一些定量表征分析,研究了平均流量模型的不足和对表面表征的需要,对目前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4.
金鸡湖水下地形与淤泥分布信息采集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SP、测深仪以及HYPACK水文测量软件,完成金鸡湖水下地形测图和淤泥分布的数据采集,利用AutoCAD完成地形图和淤泥分布彩图,并计算湖泊分级面积、分级容积以及淤泥总量。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一种地形模拟的分形几何学方法-中心辐射法,直接从已知高程点出发,对周围区域进行插值,构造地形模型。该方法较多地保留了地形的原貌,为真实地再现丰富的地貌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也为工程设计计算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聚碳酸酯复杂表面形貌参数与表面光泽度的关系.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作为刮头,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定法向力对聚碳酸酯高光表面进行刮擦,得到具有不同光泽度的损伤表面.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光泽度仪分别测得材料表面的三维形貌参数和光泽度数据,发现高光聚碳酸酯表面在砂纸的作用下损伤越严重,光泽度值越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单个形貌参数与表面光泽度间的相关性,发现在所研究的16个形貌参数中,只有8个形貌参数与光泽度有较强的相关性.选用BP和RBF神经网络,对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形貌参数与表面光泽度的复杂关系进行学习和预测,结果显示2种神经网络模型都能够预测表面损伤后光泽度的改变,基于对2种模型的分析,RBF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更适合于建立形貌参数与光泽度的非线性联系.  相似文献   
107.
熊砥柱 《科技信息》2008,(29):47-48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规划设计过程,从规划主题、规划布局、交通组织、基地地形处理、校园空间及建筑风格、校园景观等几方面,探讨如何结合现有环境、合理组织校园空间,与山水相融,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8.
小天体形状及其相应的光学数据在小天体探测任务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地面已有的实际小天体模型数量、精度有限,难以满足应用要求.针对小天体的不规则形状,在整体形状大致符合高斯随机球的假设条件下,建立初始的虚拟形状模型;为满足不同精度的应用要求,利用数据分层的思想,采用她表细节结构分形插值的方法添加新的表面点,逐步提高模型精度;通过对天体表面的陨石坑、岩石特性进行分析,根据现有的天体表面地形特征分布特性,添加小天体表面的地形特征,进而构建出完整的天体形状模型.论文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图像仿真,并作了进一步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非平整基底表面上的超薄液膜流动,采用润滑理论推导出液膜厚度演化方程,并利用PDECOL程序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不同基底表面液膜轮廓的变化特征及基底结构参数和重力对液膜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微尺度基底的不平整特征将引起液体局部压力增加或减小,形成隆起或凹陷,使液膜表面发生变形;台阶、V字形和矩形凹槽等基底的深度增加或斜度减小具有增强液膜表面变形的作用,基底宽度仅在小范围内增加具有放大液膜表面变形的作用;波状基底高度增大具有增强液膜隆起高度、减弱液膜凹陷深度的作用,波数的作用与之相反;重力会抑制液膜隆起和凹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运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对DEM进行处理分析以获取地形地貌信息,是对复杂山区景观资源和地质环境调查的重要手段.以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基于ASTER GDEM数据对岩溶地区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表切割深度等地形地貌特征因子进行提取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上和地下岩溶地貌形态如岩溶峡谷和岩溶洞穴等广泛发育且品位很高,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研究区地形破碎,地表坡度、起伏度、切割深度均较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应注意加强环境治理和景观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