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废弃的粉煤灰制备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p H值、温度和投量下,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并与传统混凝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p H值在6~7之间时,三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粉煤灰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好于传统混凝剂,COD和氨氮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73.8%和65.5%;通常温度下,改变温度不会影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各混凝剂均存在最佳投加量(约1.5×10-3mol/L),在相同投量下,自制粉煤灰的处理效果好于传统混凝剂.该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问题,也为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2.
垃圾填埋场防渗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目前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类型、材料和垂直防渗系统的施工方法等,指出了我国在垃圾填埋场防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技术发展的历史、开采的原因和目的、开采的方案和技术措施;对填埋场的开采做了效益~费用分析:通过开采和资源化利用可恢复75%~80%的填埋容积系统.介绍了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和填埋场开采后原位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工作之一是通过卫生监测检验手段为有关方出具公正性检验报告,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政府卫生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计量认证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特定的检验机构进行考核的一种手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实验室的强制认可。计量认证在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填埋层空气状况对填埋初期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渗滤液的回灌可以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 ,降低渗滤液的有机物浓度 .但填埋初期进行渗滤液的直接回灌 ,会导致垃圾层内有机酸的积累 ,阻碍甲烷化过程的建立 .通过实验室模拟 ,研究了垃圾层中空气状况对填埋初期渗滤液直接回灌出水水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向填埋层供给少量空气 ,就可以解决填埋初期渗滤液直接回灌产生的有机酸积累问题 ,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迅速降解 .  相似文献   
56.
城市固体垃圾的填埋处置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衬垫层在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中居于关键地位。从我国国情出发,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征特性、击实特性以厦在不同状态下的渗透性能等的试验研究,揭示下蜀黄土的渗透规律,确定其用作垃圾填埋场衬垫层的有效方式,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下蜀黄土这种廉价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填埋气体通过孔隙(或裂隙)介质向外界迁移和释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其运移受到周围环境的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场变化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对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研究动态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多场耦合理论在填埋气体运移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埋介质中气体的渗流促成了内部热能以对流的方式发生转移,导致了填埋体内温度场再分布;填埋体内温度场的变化,改变了填埋体的热物理性能及结构特征的变化,从而将会影响气体的渗流特性,即应力场和渗流场发生改变.同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针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微电解法和混凝法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条件下,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及NH3-N的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混凝/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特别是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具有很好的效果.当原水COD高达9 160 mg/L,NH3-N高达3 000 mg/L,经该工艺处理后COD低于60 mg/L,NH3-N低于15 mg/L,均可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尤其是回灌后渗滤液存在可生化性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行的渗滤液物化处理工艺。采用零价铁法工艺,利用废旧铁屑处理渗滤液。实验考察找到了处理效果随铁屑投加量,焦炭投加量、反应时间及pH值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当pH控制在7.4左右,反应时间3 h,铁屑和焦炭投加量分别在175 g.L-1和0.3 g.L-1的时候,能达到60%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结果表明,零价铁法处理渗滤液效果明显,价格适中,操作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0.
酸可挥发性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环境相似,因此可以参考沉积物中n(AVS)/n(同步浸提金属,SEM)的测定方法测定填埋层垃圾n(AVS)/n(SEM),发现n(AVS)/n(SEM)<5%.SEM形态分析表明:SEM超出AVS的部分被其他的重金属结合相结合,AVS与Cu,Ni和Zn结合优先于铁氧化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和Pb与AVS结合优先于有机物结合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AVS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固定于填埋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